公开象限
这是我们与人沟通相处过程中,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内容。比如,我们的名字,性别。
那么谁的公开象限最大?公众人物,名人,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知道,比如我们的班长,他所知道的想法,通过演讲让我们也知道,那么他的公开想象就越大。
从人与人相处的角度,一定是公开象限重合度越大,两个人的关系越紧密,想想父母,爱人,最好的朋友,一定是知道你最多的人。
隐私象限
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你的某个特殊的喜好,比如内心的秘密。
隐私象限分为三层。
内心深处最底层的,是不可告人的部分。比如某个腐败领导的受贿记录,这一定是内心深处不可告人的。
不可告人的上一层,是我们明明知道,但是没有说出来,比如对他人的成见,不好意思说出来,这也是我们知道,他人不知道,也算我们的隐私。
再向上,是我们知道,也想要表达,但是忘记说的。称为“知识的诅咒”。比如,我内心想了首歌曲,然后把旋律哼出来,当时没有告诉对方的时候,可能他听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当你先告诉她你心里想的是哪首歌是,她在听,就会听的更容易。这也是我们知道,我们假设对方也知道了,其实对方不知道。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知识诅咒,我们以为我们讲清楚了,但是对方听的一头雾水,那一定是我们假设对方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事实,她是知道的,甚至是我们所想的某一个观点,我们假设他是认同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出现了沟通障碍。
盲点象限
盲点象限是我们不知道,但是她人知道的。比如你的某一个缺点,身边人看的很清楚,她没有告诉你。
从沟通的角度打破盲点最重要的就是借助外力,像周围的人要反馈,学习中也是一样,有认知局限,多看多听,其实也是在借助外力来扫盲。
4.潜能象限
潜能象限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部分,代表着我们的潜力。
潜能象限是这四个象限中最大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潜能都值得去努力挖掘。
5.象限间的互相转化
沟通视窗中的四个象限可以互相转化。
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可以用自我揭示来实现,比如,通过写作,通过演讲,主动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多了解自己。本质上就是让别人知道,你所知道的,就是在放大公开象限。
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从沟通的角度打破盲点最重要的就是向周围的人要反馈,学习中也是一样,有认知局限,多看多听,其实也是在借助外力来扫盲。而扫盲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别人知道的,我们也知道。
所以,象限转化的目的都是尽量扩大我们的公开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