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枚80后宝妈,和你一起分享读书心得。学而不思只会让自己陷入假学习状态,读书是为了刷新自己的认知,用新知代替旧知。践行就是最好成长的方式,成长路上与你同行!
每天放学后孩子就像自由自在的小鸟,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抛掷到脑后。在父母的各种催、喊、叫、吼的模式下,孩子开始磨蹭起来,写作业时通常是一会铅笔断了削铅笔,一会写错了找橡皮擦,一会口渴了喝水,一会上厕所……这可能是一年级小朋友写作业的通病,不到父母发威的一刻绝不完成。当时看是方法奏效了_孩子作业完成了,其实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层结果。因为孩子完成作业只是迫于你的权力,你是父母,孩子还没有足够的反叛能力。
在父母眼里看孩子拖拉磨蹭不写作业,但实际孩子行为背后都有不同的目的。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最近每天陪孩子写作业,速度慢导致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最后不但作业没做完,还晚睡精力不足。作为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看了《正面管教》书里提到的四种行为目的后有些触动,我想就孩子不写作业和写作业慢的现象做一个解析,试着去读懂孩子背后的行为目的。只有当我们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目的,才能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互动方式。
在《正面管教》里有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_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_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_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_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根据这四个错误行为目的来解析孩子背后的真实想法:
第一 寻求过度关注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关注,当孩子想到得到你的关注时,他们往往会用一种令人烦恼的方式来寻求归属感。如果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太少,孩子就会用寻求过度关注来对待父母。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二胎的案例,一个家庭迎来了二胎,大多父母会集中精力放在二宝身上,尤其是妈妈。当大宝看到自己以往的待遇被二宝取代时,大宝总是以尿湿裤子、弄脏衣服等不良行为来获得妈妈的关注。结果妈妈看到大宝的种种行为总会感到非常恼火,大宝不但没有得到妈妈的关注,更多的则是妈妈的抱怨,孩子的伤心_妈妈不喜欢我。
当我们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时,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孩子只是希望得到妈妈多一点的关爱。当妈妈能给予孩子多一些陪伴时,孩子就更容易获得满足和归属感。
我们再回到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当孩子在写作业时想要寻求你的关注时,他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让父母围着自己团团转。这时如果父母手头正在做事情时,可以和孩子这样说:你先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好,不会做或者不懂的题目,妈妈做完xx事情就过来。或者和孩子约定时间,十分钟或十五分钟后。
当父母这样做时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态度,对孩子的重视,也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父母与孩子也可以在每天或者每周用一个固定的时候建立一个特别时光,属于你和孩子的时间,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
第二 寻求权力
每个人都想要权力,权力不是一个坏东西,取决于你怎么使用。当孩子抱着只有自已说了算才是有所归属的错误观念时,父母要及时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
当你对孩子说现在把作业拿出来开始写作业,而孩子用不写作业来与你表达自己的权力时,要及时的和孩子谈谈,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对孩子说:我觉得我们两陷入了权力之争,我猜我的行为压制到了你。我不想这样,我需要你的帮助。
承认自己不能强迫孩子,我们要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前提是先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要开战也不要投降,而是坚定而和善地撤离冲突。告诉孩子拥有自己的一些选择权,告诉孩子:你写完作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听故事、做手工等等。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培养双方互相尊重,设立合理的限制。
第三 报复
当我们感受到伤害时就会自然的反击,这是每个人的天性。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的某些行为对孩子产生了一些隔阂,在父母要求孩子写作业时,孩子会表现出不写作业的行为。这个行为和第二个寻求权力很相象,作为父母一定要考量清楚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当孩子做出的行为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注意不要反击,而是对孩子说出你的感受: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当你对这样的行为表示理解时,反射式倾听,及时的做出弥补,这也是消除报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四 自暴自弃
如果父母经常否定孩子,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就容易自暴自弃。主要表现对事物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时孩子需要的是大人更多的信任与鼓励,我们要善于放大孩子的优点,少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
父母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孩子会不加思考地说:我不会,我不知道。其实这也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之一,我们需要鼓励孩子:你可以试着去读去写,写错了也没有关系。但是你不去尝试以后遇到同样的题目同样也不会。当孩子试着去做时,只要有任何一点点积极的进步,我们就要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同和鼓励。
孩子有时是不知道,有时是不敢说出口,有时也是因为从幼儿园过度到一年级知识量的变迁还没适应过来,学习的知识没有消化。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不自信或者自暴自弃,或者干脆不做作业。父母需要给予孩子多一些耐心,告诉孩子拆解方法、如何去做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父母的一句肯定和鼓励孩子可能会高兴一整天,父母的一句“你怎么这么笨”可能也会让孩子内心受到伤害。为人父母其实就是在修自己,多给孩子一些信心、一点耐心和陪伴,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才会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读书感悟,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也希望我们更好的读懂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找到与孩子相处的更好的方式。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亮下方的小爱心。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