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钓过鱼,就是那种坐在河边、江边、大海边,甚至一个池塘边,鱼竿、鱼线、鱼鳔等一应俱全,一坐就是一天,一天可能会掉到很多鱼,也有可能一无所获。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常常写钓鱼,基本就是小猫钓鱼的翻版,无非就是钓鱼不专心,动不动就拉鱼竿,钓不到鱼就换地方,结果一上午一条鱼也没钓到。后来还是旁边的老爷爷教育说钓鱼要有耐心,我按照他说的去做,果然钓到了鱼。故事没有任何新意,也看不出来真假,老师基本也会给一个不错的分数。
真正让我体会到钓鱼和耐心有没有关系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周末闲暇的时候常常去五里河公园玩,河两边钓鱼者非常多,当然钓鱼者不包括我,我是旁观者和见证者。记得那是一天的下午,我在五里河公园走累了,就坐在河边一个台阶上休息,旁边有几个人在垂钓。离我最近的一个垂钓者的鱼兜空空如也,我看了大约10来分钟,确实也没有看到他钓上来一条鱼。我休息差不多准备走了,这时候又新来一个年长的垂钓者坐到了那个没有钓到鱼的垂钓者旁边。如果这时候我走了,可能到现在我还相信能否钓到鱼和耐心有着必然的联系。
当时鬼使神差,我没有走,看着新来的垂钓者很利索的收拾停当开始钓鱼。大约五六分钟,年长的垂钓者钓到了第一条鱼,十来分钟的时候钓到第二条鱼,然后是第三条,第四条......我有点震惊了,因为这个年长的垂钓者的钓具很平常,鱼饵也是那种成袋的鱼饵,甚至我能确认他的鱼饵和那个钓不上来的垂钓者用的鱼饵是一样的,要说耐心吧,两个人也差不多,至少那个钓不上来鱼的垂钓者没有任何的三心二意。
我暗自思索,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两个垂钓者挨着,工具,鱼饵类似,都很认真的钓鱼,但是结果是一个人是频频有鱼上个,一个人是没有鱼上钩。难道这是个玄学的问题?还有没让我等太久,答案就出来了。
那个年轻的垂钓者应该和我一样疑惑,他终于忍不住向旁边的垂钓者请教了。据他说他来了已经有两三个小时了,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那个年长的垂钓者也很热情,让年轻的垂钓者把他自己的鱼竿拉起来,他要好好的看一下。看完了年轻垂钓者的鱼竿,年老垂钓者微微一笑,他让年轻垂钓者把鱼漂往下调一下,离鱼钩的距离1米左右,再去试一下。
年轻的垂钓者半信半疑,但是还是安装建议执行了,然后开始甩竿钓鱼。很快奇迹就发生了,不到5分钟年纪的垂钓者钓上了第一条鱼,然后就是第二条,第三条....不光是年轻的垂钓者,连我也惊呆了。我非常想知道原因, 于是就继续坐在台阶上。不久就听到年老的垂钓者的声音:五里河里的鱼,多集中在离水面一两米的地方,而你以前鱼钩都在离水面两米多的位置,那儿几乎没有鱼,所以你长时间钓不到鱼。
我也没有想到,原因竟然这么简单。这让我想到了福特公司请斯坦门茨检修电机,画一道线用了一万美元,当大家迷惑不解,斯坦门茨转身开了个账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我们常常惊叹大师们的神来之笔,往往忽略了神来之笔背后的逻辑。就如南辕北辙中的那个郑国人,方向错了,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在。
历史上最成功的垂钓者非姜太公莫属,人家用直钩钓鱼,结果钓到周文王,辅佐周武王灭纣,建立齐国。用现在的眼光看,姜太公钓的根本不是鱼,而是功成名就!再看看现在的人,钓鱼是为了什么?绝对不是为了吃鱼而钓鱼,就是一种情趣而已。有一前同事,常常抱怨其老公钓鱼成瘾,只要天气允许,周六上午出门垂钓,周日下午返家,回家就抱怨腰酸背痛,这样钓瘾也挺让人请倾佩。
小学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对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凄美,为了生活,迫不得已。而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我也常常看到有人撑伞垂钓,也是一种惬意吧?夜晚的江边,忽然看到一点星火,走进发现是垂钓者,心中也是别样的感慨。更甚至,一个人,在河边架起多个钓竿,你说是为了鱼吧,能买这么多钓竿绝对也不是差钱的人,你说是为了钓吧,那人根本就没有钓,所有鱼竿都是架在河边的,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
其实还是陈之藩老先生说的对,钓胜于鱼,现代人追求的是钓的那种感觉,而不只是为了鱼。但是我认为,如果一条鱼也钓不上来,那就更找不到钓鱼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