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显摆。
可是我有什么好显摆的呢?我是真的有料!
因为我见到润总了!在线下大课上。“切~!有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是想对跟润总学习之后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当然,我掩盖不了自己显摆的心情。)
跟润总学习的这段时间,对商业有了了解,管理认知有了提升,对于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助力。
看着润总这种有所成就,知识渊博的人,仍然不断学习,自己也就没有了对知识的满足感。“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一整天的课,听完之后,对于理解用户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我现在的工作只是生产相关,但是站在问题发生的层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高于问题发生的层次才能解决问题,多学习知识让我拥有全局之眼。从前只关注效率,质量,现在并不会因为这个东西好,但是我保证不了效率,就否定产品。发现好产品,现在保证不了效率,以后一定能保证。
而且听完了润总的大课,还有一个小的桥段产生:
润总把用户根据生活形态,分为了8类,最高级别为“实现者”,最低级别为“挣扎者”。当说到《读者》这种杂志应该是怎样生活形态的人购买?你也来猜一猜?
当时在场的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挣扎者”,大家都认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才需要这种心灵鸡汤来安慰自己的灵魂,让自己有活下去的勇气。结果是让人大跌眼镜的,实际上读者的用户大多数是社会最高层级的“实现者”。因为,“挣扎者”生活的诉求是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他们没有时间和消费能力去消费《读者》,反倒是社会最顶层的“实现者”,大多数的成就都已经不能让他们分泌“多巴胺”了,而《读者》却能让他们的生命又增添了一些激情。
好了,说回前面的“小桥段”,最近在看《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里面有一段话就是“一天,杨主席(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在家中读到了《读者文摘》里的一篇散文,有一句话很应景,于是摘录了下来:少年时,站在波光粼粼的小溪旁,梦想着梦想。这很棒,但是更棒的是,奋斗一生,在生命的尽头说一句,梦想是真实的。”看到这段,理解深刻了不少,也意识到,某一位牛人说了一本书很好,自己反复的读,每次都有新收获是什么意思了,即使是牛人也在不断学习,学习到了新知识,有了新认识,再去看同一本书有了新收获并不稀奇。认知和境界决定关注点和输出怎样的思想,作为枭雄的曹操能写出来的诗句,即使继承了他霸业的曹丕都写不出来,比曹操聪明的诸葛孔明、司马懿也写不出来。
不断的猎取知识,人真的会改变,大量的猎取,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想钉子。但是我们有更多的工具在工具箱里面,看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想着“它是一颗钉子多好啊!”而是想着“它是什么,用哪个工具更好?”
感想颇多,今天整理出来一段分享给大家。
不过,我还没有显摆完,最后放出大招:我和润总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