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都说青春是一场太过于仓促结尾的书,又应当在书里加一点高潮的情节,让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在今年暑假开始之际,我跟随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厦门同安的竹坝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校园特色,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青春之书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获益良多。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出发之前便充满了期待,想着自己如何适应竹坝的生活,如何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相处。我们是在晚上进入竹坝,一进村便被漫天星光所吸引;这里没有城里的车水马龙,没有那么多的灯红酒绿,月光洗尘,夜风凉凉,令人心旷神怡,完全融入到这大自然当中。坦白说,竹坝的硬件条件不算好,偏僻的地理位置,简陋的宿舍环境,硬床板铺上凉席便是床,甚至洗澡也要自己接热水;不过这些外界条件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消极和排斥,反而在后面的几天中开始享受这一切,甚至感恩这一切。学校里老师们的热情朴实、嘘寒问暖;孩子们的阳光开朗,天真无邪,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竹坝人的热情,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感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曾多次和校领导进行交流,感受良多。竹坝学校除了日常教学之外,还专注在假期联系全国各高校来当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全国有名的实践基地。校长有一段话至今令我们印象深刻,他说,竹坝的孩子都是来自附近的村子,很少有机会能走出去看看,他希望能通过大学生实践,将青春、先进的青年人的面貌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学到他们需要的,同时也能让大学生感受竹坝的魅力。所以为了这一双赢的结果,竹坝学校一直坚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正是有了前辈们的大胆改革和积极创新,竹坝学校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作为师范专业的我们,未来也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如何能够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继续进行教育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这是我们在未来必须面对和学习的东西。我们也一定会以各位老师为榜样,继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我对有一点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面对10岁多的孩子,带着他们做游戏、学知识,因此如何与他们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这个年纪的孩子是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与人交往能力以及性格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明辨是非,对于他们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指出,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与他们交流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是孩子,不能用对待成年人的方法去和他们交流,是温柔还是强硬,都需要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性格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也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竹坝的一周,是意义非凡的一周,是难以忘怀的一周,也是筑梦青春的一周。我们不仅感受了竹坝的自然魅力和风土人情,更是感悟了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为我们书写青春之书,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筑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