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每一个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活泼聪明地成长,也希望他们形成阳光的心态,更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性格健全的人。
但是我们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有可能在早期的养育当中就养成了固定的反应模式。以后长大了,在没有得到专业且强力干预的情况下,这个人虽然外形越来越高大,看起来越来越成熟,但是内心依然按照幼儿形成的模式在活动。
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期就是童年早期的生活,以及在这个童年早期生活当中孩子怎样跟家长互动,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要从孩子生命的最早期就开始着手培养他们一些优秀的性格品质。
1
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案例:
小C跟人打交道时非常不自信,缺乏勇气,如不敢当众唱歌,也不敢穿漂亮的衣服,因为她对自己特别不自信。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其实她的父母是事业有成,但是他们俩有一个奇怪的做法:老说这个孩子长得不好看。
咨询师问父母:为什么说她长得不好看?
家长说:我们就是为了激励你,怕你骄傲自满。我们说你长得不好看,就需要你努力。你长得不好看,如果学习不努力,工作不努力就更没有成就了。我们是激励你要前进、要成长。
但是没想到家长这种做法,反而让孩子背上了自卑的包袱。
好性格孩子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他能够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2
有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经常会发现有些人因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来求助。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特征:特别不能够恰如其分、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这个在我们专业领域里面有一个名词:述情障碍。
其实一个人不管心里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感受、情绪,只要他能够用恰当的言语表达,对自身的影响和负面的作用就会减弱。
好性格的孩子能够正常地和其他人进行交往,他们能够比较自如、轻松地和其他人在一起活动、在一起玩,能够跟人家互相理解、互相倾听,又能够顺畅地表达。跟其他人的交往能力比较协调,有相应的沟通技巧。
好性格孩子的第二个特点:能够用语言、非语言的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3
能够适应规则,遵守规则
规则意识是家长在和孩子交流互动相互作用当中形成的。孩子跟家长打交道的时候,是不是要遵守一些规则?家长跟孩子互动的时候,是不是要求孩子遵守一些规则。
有些孩子都已经上初中了,甚至成年了,做事情既没有规矩,也没有规则意识。有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概念都比较淡漠,人际边界感也比较差。
究其原因,那些规则意识弱的孩子,他们从小跟家长交往过程当中没有形成规则,所以以后长大了,规则意识也比较差,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差。
好性格孩子的第三个特点:能够适应规则、遵守规则,也能适应环境。
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性格健全、协调、平衡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性格好的成人,成为有阳光心态的一个成年人,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优秀性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