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史记》:总第两百零八篇,《史记》第两百零五篇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原文摘要:
沛公等一行人离开鸿门,抄小路回到军营,张良进去致歉,说道:“沛公酒量有限,喝得多了点,不能跟大王告辞了。谨让臣下张良捧上白璧一双,献给大王足下;玉斗一对,献给大将军足下。”项王问道:“沛公在什么地方?”张良答道:“听说大王有责怪他的意思,他就脱身一个人走了,现在已经回到军营。”项王接过白璧,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扔在地上,并拔出剑来砍碎,说:“唉!没法跟这班小子共谋大事。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我们这班人就要成为俘虏了!”沛公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
心得体会:
这一段内容仍然是“鸿门宴”的内容,也是“鸿门宴”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这一段内容讲了沛公扔下车马、侍从,自己骑着马,只带着几名侍卫从小路赶快回到了军营,并让张良留下向项王致歉。之后,张良估计沛公已经从小路到了军营之后,就进去向项王致歉,并献上沛公的礼物,分别给了项王和亚父范增。项王收到礼物之后,放到座位上,而亚父范增接过礼物之后,扔在地上,并拔出剑来砍碎,同时感叹“夺取项王天下的是沛公了”。而沛公回到军营之中,立即杀了曹无伤。
这一段中,沛公回到军营之中,先杀了曹无伤,说明沛公处事果断,与之前项王做事犹豫形成了对比;另外,亚父范增收到礼物之后,将其扔在地上砍碎,感叹“沛公要夺取项王的天下了”,范增从“鸿门宴”这一段中已经看出项王处事不果断,做事还不成熟,难以最终夺取天下,而沛公审时度势,处事果断,最终或许可以夺取天下,并由此判断出自己大致的结局。说明范增眼光长远,思虑深重。而项王没有在席间杀掉沛公,并且处事犹豫,不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