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道

2021.1.21  时间管理第21天

      听了海明教练的阅读力最后一讲,突然感觉原来读书有这么多技巧!他有自己的六脉神剑:1、确定主题;2、收集资料;3、形成PPT;4、讲给别人听;5、总结复盘;6、形成自己的体系。相比之下,我的阅读不是一个闭环,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都是些零散的知识。怪不得看的书越来越多,记忆却越来越混乱。原以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越来越差了,看来是我对知识没有进行梳理,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型与方法论,所以才会只有量的叠加却没见质的转变。

        海明教练说要想提升自己的气韵,风骨,胸怀,格局和境界,就要多读民国大师的书籍,重塑我们读书的任督二脉。  回想下,这么多年来读的书,很少看基础性的国学书籍,大都是实用型或者应试型,所以其实是没什么文学修养的,曾国藩全书都算是所读文学著作里面比较有高度的了。日后还是得多看看圣贤书。

      关于效能读书方法论,海明教练给我们归纳了一个视角,两种反思。一个视角即从作者的维度去看,知道这本书是怎么创作出来的,然后用提取树干抽离法找到该书的论点论据论证,把书从厚到薄来读。这跟我们做阅读理解其实是一回事,即把握文段的行文脉络,抓住高频词,中心词,总结句。中心论点是关键,背景论据等等都是填充,也就是海明教练所说的枝叶。两种反思就是:一、读书要有系统性,要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看,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主题和脉络。二、要认真读作为其他书的基础和理论的书,并从这个基础上生长发展,形成读书生长论模型。

        说到要从不同思维角度去读书,我真的更应该要反思,在我记忆中,我很少有书反复读,更谈不上从不同角度去读,基本上是当场能吸收多少是多少了,这么看来的话其实浪费了不少的资源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读书得详略得当,好书才值得反复读,从不同角度读。至于培养系统性,这个我还得好好琢磨,至今没找到方法。但是今天埋下了种子,总有一天我也会形成自己的读书系统的。加油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