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跑步,村上春树也被经常调侃为“万年陪跑”,毕竟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连续提名十六年。
当然他自己一直是目标非常明确的“ 小说家这一职业,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以上摘自原书)
越来越多的时候发现,每个人会有一套自己固定的行为模式,喜欢买高跟鞋的人她去逛街看的还是高跟鞋,喜欢买衣服,就会在逛街的时候把最多的精力放在挑衣服上。而对于村上春树,他喜欢的就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力量,刚好跑步和写作都有。只看过他的《挪威的森林》,当然,看过就忘了。但,就这段话而言,这样的态度是值得欣赏的,写出自内心的,达到自己既定标准的文字。这刚好和我的初衷重合了。顿感遇到了知音。
他的这个跑步是坚持的很多年的,开始以为只是寻常的跑步,结果人家跑的是马拉松,当然了,在运动神经发达的人看来这没什么,但对一个肥宅,这个就是相当牛了,而且是马拉松式的马拉松。
“ 终于跑到了终点。什么成就感,根本毫无感觉。满脑子是“终于不用跑下去了”这样一种安心感。”(以上摘自原书)这个是他跑完一场马拉松的想法。就觉得这个想法真的是很真实很接地气了,这也是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就像一个很随和的人,在跟你聊他做的一件小事,很随意的那种。我是在图书馆一口气看完的,虽然谈的都是很日常的琐事,跑步、读书,你会觉得很真诚,很想继续看下去。
当然,更多的他想要传达的我并没有get到,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这本书。仔细想想,是喜欢他对跑步、写作的看法,对这两件事情的一个坚持的态度,我目前想要坚持的日更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
既然,前面都有人打样领跑了,作为后面的人跟着跑就完事了。
但愿,明天能早起跑步。但愿我能坚持日更。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