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遍,摘录一遍,还要再读多次。
以下均摘录于《认知觉醒》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我发现人与人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
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做总比不做强。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相同时做的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结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过大。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是达到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对于任何没有特殊资源的个体或群体来说,坚信并践行这个价值积累规律,早晚能有所成就。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出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让自己停滞。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停在表层,我们就会陷入欲望旋涡,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若是能深入底层,盯住实际改变,我们就能跳出盲目,焦虑,浮躁的怪圈。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着把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读书的方法--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不同选择的累加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如意,问题十有八九就出在这里。
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
我们应该花大量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做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努力。
速成是不可能的。
“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简介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深度学习的三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我们要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十堂.....课”的干货幻想,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
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
我们在任务设置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
如果学习不能让自己发生真正的改变,那些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的事的人。
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就可以让自己跳出事情本身。这句咒语便是: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如果你想要的东西还不存在,那就亲自动手将它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