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又悄然而过,岁月的车轮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不知为什么,现在对别的节好像都不怎么有兴趣,唯独对儿童节倒是兴致挺高。或许真的老大不小,或许还真的有童心。
小时候生活条件差,农村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儿童节。父母整天在拼命的忙活,为了养活一群人,如一个不会停的陀螺,也就没有时间记得儿童节是怎么回事,更没有空闲来陪伴我们在某个儿童节里快活快活。没有儿童节的我们,只能自己找乐趣,自己把那个早已有而我们却不知的儿童节一个个的过着。
从生下来,大都没多少人完全由大人带着。很多时候都是小狗们陪伴,坐在箩窝里或是木马车上与小狗对话和乐趣。会走路后,屁颠屁颠的跟着大姐姐哥哥们后面,摔倒无数次,也爬起无数次。饿了,如果有瓜果的时候,就摘些瓜果吃,没有瓜果,还会偷偷的去抓二口冷饭吃。没有玩具,小的时候就玩姐姐哥哥们做的,大点的时候就会自己找工具来做。小手枪、弓箭、口哨、弹弓等等,都来自纯天然的木头、竹子,还有芦苇、竹叶、树叶什么的。小手拿起刀还真的有些费力,经常因为不小心把手给划出大口子,鲜血直流。痛,但好像从来不掉泪,用蜘蛛网堵在伤口止血,或是用菜籽油涂在伤口。没那么矫情,也矫情不了,过些日子自然就好了。伤了还只能偷偷的自己弄,万一被大人知道,可能免不了挨顿打。
生活落后的年代里,人们自我创造的意识却特别的强。家里砌墙买不起砖,就自家做。跟着大人踩烂泥吧,还觉得挺有意思。大人累死累活的不停的制砖,我们却不知其辛劳。好多时候我们就学着大人的样,弄些泥巴,找块有石板的地方,把上面的灰吹干净,放在石板上拼命的摔,摔得较软后,做成一个圆团,二个拇指往中间,二只手掌撑着四周,不停的转着,直到中间成一个空洞,然后往里面吐一口口水,托在手上,使劲往石板上摔。借着力,空洞的泥巴就会发出响声,中间还能爆开。我们就比谁的声音最响,一次次的摔,越摔越有劲。
家里有一片竹林,那也是我童年时的乐园。到了夏天,天热我们就在里面纳凉。竹林很凉爽,唯一不好的就是蚊虫较多。没有办法,天太热,不敢出门。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可以买个吊床什么的。我们自己用绳子或是木藤,编成吊床,躺在上面倒也觉得很不错。如果不想躺吊床上,我们就会爬竹子。竹子有节,突出的好大,而且很锋利。夏天都是光背穿短裤,爬上去倒是没什么,一下来,大腿和胸口免不了一道道的红口子。只要爬得开心,这点伤从来就没放在心上,最多摸下,还会继续爬。有时候学着从这棵竹子爬到另外一棵竹子上,技术不断的好。
这个季度河里涨水是常事,外公喜欢用小搬筝网去河里弄鱼,每次都会网到好多鱼。我站在他后面,等着他抬起搬筝往地上抛出鱼,那是何种的高兴。我从地上一一捡起,感受特别的喜悦。新鲜的河鱼改善着生活,也是童年最美好生活的回味。
慢慢的也和所有农村孩子一样,长大了。虽说身材瘦小,体质差点,还算健康。上了学,有了同学,坐在破旧的教室里,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跟着老师从那简单的数字和文字开始,背着妈妈用布缝制的书包,神气十足。书包里放了一大把算数用的小竹枝,长的短的,各有用场。放学了,要是不想回家讨猪食,不想放牛,不想锄草,不想给大人帮忙,就会和几个同学在外面尽情的玩,玩到天黑了才回家。一次还行,次数多了,回到家要不是饿饭,要不就得挨打。总之,放学不及时回家去做些农活,等着的不会是什么好事。
只有当自己系上了红领巾,唱着欢快歌曲的时候,才知道,这是我们的节日。除了有新的学生系上红领巾,并举着右手宣誓,才是我记忆中最好的儿童节。
童年在懵懂里经历,在缺少吃穿、生活穷困中度过。没有华丽的转身,没有精彩的瞬间,其实也一样灿烂和快乐。不知道儿童节为何物,但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学会了坚强,不断的让自己在成熟中懂得了珍惜,明白了不易,学会了自爱。
童年离得越来越远,想到的时候清晰有如昨天,忽视的时候模糊有如梦境。
童心无邪。纷繁的尘世,太多的杂乱,心力疲惫,无法应付。很多时候,适当的放下,拾起童心,暂时忘了一些东西,轻松的释放一把,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多少年以后,一样会变老,多想老着老着还是个顽童。难怪会常听着孩子们唱那首《我不想长大》,一脸的无赖,多想拖住成长的脚步,依然是童年。
心有童,所以在孩子们童年,千万不要缺席他们的成长。与童为伴,陪童成长,才是童心所在的地方。
童年已去,童心须在。无论年华如何,常有童心,才能永葆活力。常存童心,岁月依旧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