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团火,把那堆残旧的木制桌椅,舔成灰烬。曾经的它们,春夜卧听墙外的蕉雨;夏夜承接七月的流火。然而白天,每一寸桌面都被茶杯殷勤垂询。每张斑驳的竹椅,也都被垂钓爱好者日日勤拂拭。一年前,景区管理者说这里要拆,要变成湿地公园。大概是为了供白鹭鸶和虫和鸟在这里栖息吧,谁知道呢?今天,传说变成了现实。其实这样也好,有了好的生态环境,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我们自身。但,内心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我认为那是因为“不舍”。
几天后,路过“泥巴沱风景区”的指路石,看见那块石头不知何时被蒙上了一块布,表明它该谢幕了!可惜没有人为它的离别践行。在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里,这个不起眼的名字,链接着一个接地气的景点——那里垂柳依依,绿树成荫。人们可以在树荫的庇护下烧烤、垂钓、品茗、打真人CS、度过一个个愉快的周末。但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偶尔,只在跟它有过交集的人心里显影,因为它将被重新规划。
所谓的重新规划,大抵不过是抱着美好的愿力,朝着资源优化的方向,让这块土地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景物本身,不过是彼景对此景的破坏和覆盖,此景对彼景的禅让和妥协。对于变化,草木无感,我却有点惆怅。景区里的生意人,当初为此景而来,如今也要因此景而去,重谋生计。三哥的鱼塘就开在这里,现在面临拆迁。未来不太明朗,但好在他们已做好了重新开始的准备。一大家子围着火,讲这些年做鱼塘生意所遇到的困难和趣事;讲以后充满未知的生活和不能丢失的那份热忱: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就像当初那样,刚接手鱼塘生意时,囊中羞涩。过去打工时的经历也不足以用来借鉴。要做生意,一切都要重头学起。难,难,难!但几年下来,凭着聪明凭着做事用心,并且把吃苦耐劳的精神贯彻到底。最后鱼塘被经营得很好。也因此,他们在这座城市有房有车。
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的现在,就是昨天的未来,我们的未来就是明天的现在。多么奇妙的人生!这时,景区管理者来了。他来检查电路,顺便看看我们今天所做的清塘工作,最后三哥送了他几条大鲤鱼。到此为止鱼塘收尾已经结束。鱼塘的水基本被抽干,露出粥样的河床,跟周围的环境很是匹配。餐厅的屋顶被掀翻,鱼塘边上的柳树,在风吹过,枝柯动摇。于是曾经供食客留恋的地方,迎来了新的客人: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的枯枝和落叶。餐厅连接着厨房和机麻室,它们现在也是空空如也。怎一个破败收场!
做生意时置办的家当,在几天前也有了自己的二次归属。七大姑八大姨,挑挑捡捡,空手而来,满载而归。具体归属到了哪家,要看它新主人的价值取向。那些扫帚,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扫着廊上的灰尘。那些炊具,正在适应新的柴火。
它们都变了,更何况我们?变化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就像现在这样。也许唯一不变的,就只剩变化本身了。想明白了这一层,我慢慢开始不再执着于聚和散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