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吃饭,看到长长的菜单,那个都觉得还不错,看了老半天还是决定不了,到后来一度想放弃:不就是一顿饭么,差不多得了,反正应该都挺好吃的。这还没吃呢,已经累的脑壳疼了。
你也有类似的选择困难经历吧。可能不是选择吃什么,但可能是其他的大事小情。有可能大到选择男友朋友公司的融资方式,小到在餐厅吃饭点什么菜、出门穿哪双鞋。往往选择越多越纠结,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什么选择这么难?而且似乎选择越多决定越难?
从心理上来说,比起庆幸得到了什么,我们更害怕失去了什么。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他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了一种心理现象叫做”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是指我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往往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损失带来多负面效应为正面收益的2至2.5倍。不损失100块钱比挣到100块钱好。换句话说损失100元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100元的快乐。我们选择一样东西,就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一样甚至另几样,那种失去的痛苦是我们不喜欢的,也是我们要避免的,可是因为不得不下个决定而又避免不了,所以就纠结甚至焦虑。选择多的时候,我们却只能选一样,从另一个角度就是说我们失去了很多样,所以可能这也是为什么选择越多,越难决定。当你有一百多双鞋子,赤橙黄绿青蓝紫,高跟的中跟的平跟的,尖头的圆头的方头的,肯定比只有一双球鞋一双皮鞋选择的难度大的多。
所以选择困难应该只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病症吧。有的时候纠结那么长时间做出的决定可能是好的决定,但是说不定并不值得花那么多的时间。所以速战速决,买定离手才是上策。如果还是纠结,那就相信直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