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倾听,沟通的第一步
放低姿态,把倾听当作一种愉悦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希望父母关注和倾听自己说话的渴求。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这种渴求当然也应当尽力满足,并且在倾听孩子说话的同时,放低自己的姿态,不做指导者,给予孩子平等和尊重,这样更能使孩子感受到你是在乎和关心爱护他的,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来说至关重要。
此外,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也只有放下姿态,倾听他们说话,父母才可能真正地了解其不听话背后真实的想法。
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只会摇头、吐苦水:孩子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他怎么什么都不肯告诉我?然后抱怨孩子不懂事。
实际上,要想打开孩子的心门,探究他的内心世界,父母能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姿态来倾听。
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和温馨,这才能使孩子与父母更加亲近。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那就很难有效地对应孩子的不听话行为。
父母要纠正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要放下姿态,亲近孩子,倾听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每个不听话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声音,只要做父母的放低姿态就一定能听得见。
此外,对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言,父母放低姿态来倾听孩子说话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人喜欢跟一个整天高高在上的人讲自己的心事,孩子也是如此。
总之,放低姿态,倾听孩子的诉说,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有益处的。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放低姿态,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尊重孩子的话语权
很多家长会习惯性地忽视孩子的讲话,不尊重孩子的话语权,不尊重倾听孩子的心声,时间久了之后,就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话语权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慢慢地就不再跟父母分享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作为父母也就很难知道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而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不利的。
不尊重孩子的话语权,也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家长如果不能尊重孩子的话语权,想打断就打断,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尊重孩子的话语权,让孩子自由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总结了一些家长习惯性的不当行为,可以对照一下,你是否也有类似问题:
1.从来都不注意孩子倾听的需求,当孩子主动找你说话的时候,总是以忙为理由,不愿意去倾听。
2.当孩子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讲话时,你总是习惯将其打断。
3.能够在生活方面将孩子照料得很好,但在真正平等地对待孩子、注意孩子自尊方面做得很不够。
4.如果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不愿意听他们的倾诉,更不愿意帮他们分析原因。有时根本不等孩子把话说完,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孩子也就只好将话又咽了回去。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谨慎地避免以上习惯性不当行为的出现。我们都知道,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无非就是倾诉和诉说,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话语权,无疑是给自己和孩子之间筑了一堵厚厚的″墙”。
如果想要孩子敞开心扉和自己聊天,那么就先从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