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打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斗时,我也适时的加入了这场战役。为什么我把它形容成一场战役,因为创业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个点子,一腔热血,就可以成功的。信息的绝对开放和公平,每个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人们已经没有了90年代遍地黄金的机遇。创业路艰辛,创业路难如上青天,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千百万个失败者来成就的,马云的成功让很多人失去了理智,前仆后继的倒了下去,你有没有想过,马云只能有一个,在那年那月那日成功的马云。创业不能用想去改变世界的梦想去支撑。大学毕业8年多,毕业的那天开始了我的创业路,现在的自己不能说是成功,只能是相对满足现在的生活。从自己创业到孵化器运营管理,去支持和引导创业群体两年有余,做孵化器也是我的另一次创业,也许是位置的不同,经历不同,看见创业的人是从满腔热情到举步维艰,到最后的失败而终。还有一些创业者在不上不下的位置维持生存。我就在思考创业到底是什么,应该为什么去创业,创业最后走向的是哪里?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最好在于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政府的双创,投资环境的成熟,孵化器林立,商业环境的开化。但最坏就在于这些机会可能是坑。做公司是为了盈利,为了创造价值去改变一些东西,我们做的是生意而不是去造梦和做慈善。
最初的想法孵化器运营是很简单的房租,水电,股权投资,最终实现金钱收益。时间久了发现孵化器是一个复杂的多态系统,你有房地产招商的需求、有VC投资的需求、然后又要做好服务和咨询等。当你面对的客户群是综合性的,初期的大投入短期内无法获得高收益压力巨大的时候,你会深深感到复杂,感到矛盾、感到困难。盈利的周期长,回报率低成了制约孵化器发展的瓶颈。
我们应该少一些情怀,让创业回归到商业的的本质,我们做的是生意。现在创业仿佛成为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代名词。好像不创个业就白活了一场,不创个业就实现不了人生价值一样。其实创业没有那么多的阳春白雪。所谓的“创业”,无非是背后获利者打造出来的名词,蛊惑了一批批的年轻人。特别是互联网市场,看似市场无限,其实不过镜花水月。当进入才知道,互联网市场其实比传统市场更加的残酷。
创业到底是什么?其实创业的本质就是生意,你只不过是在用你有效的资源换取无限的可能。有时候真觉得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时间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腐朽变成了神奇,也让一座座帝国轰然倒塌。
经过第一堂课的学习,看到了那么多的商业策划,成就了那么多成功的案例,也浅浅的看到了互联网下的营销策划和县域的地推式策划,经典之处不一一道来,让我对自身的创业有了更深的感触。有没有一种商业策划能更好的去运用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这类载体中的,针对于平台的包装和策划应该如何去做?怎样去发掘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说服那些固执的技术人,而且不损害拥有者的利益?
现实的矛盾错综复杂,我认为孵化器发展变化有几方面:
从结构上,单一背景的孵化器将逐渐弱化,多方背景的孵化器将逐渐凸显出优势。
经历了早期荒蛮和中期泡沫式发展。现在的孵化器到了差异化的时代,如何体现差异化是今后的重点,所以以专注细分领域为标签的孵化器将更有优势。
孵化器将越来越向创业公司靠拢,更加市场化的孵化器才能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运营效率也更高效。孵化器发展的市场化势不可挡。
简单来说,2017年是孵化器大洗牌的一年。换个角度看,洗牌是一件好事,让大家都能回过头来反思,回归商业的本质—-生意。
让更多的人改变认知才是改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的根本,让更多的人重拾理性,目标和任务更清晰,去处理经营管理制度化。
孵化器运营就必须要像一个初创公司一样去运营,要有合理的人员组织架构,要有收支的盈亏平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服务好初创企业才能带来更好的口碑,让孵化企业快速成长,少走弯路。这才是硬道理。孵化器让初创公司少走弯路的重点就是指明方向。很多创业者认为自己的产品天下无敌,其实他们在做的项目,别人早就在做了。自己的优势早被占领。对于这些创业者就需要你为他指明。不竞不是每个创业者都想清楚了为什么创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还有创业者情商是否足够高啊。孵化器的团队通过专业的知识,可以识别团队是否靠谱,项目是否可行,团队的架构应该怎么样构成,怎么样规划后续的风险融资?这个钱该怎么用?风投来了还有自己坚持的那份存在吗?还有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期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