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重点推荐《夏洛的网》:
内容:
夏洛的网讲述了一个温暖而又伤悲的故事。夏洛是一只蜘蛛,威尔伯是一只猪。在遇到夏洛之前,小猪威尔伯可以说是十分的懒散。他刚刚才两个月大,却说“我已经活腻了!”;他曾经拥有逃离猪栏,奔向自由的机会,却说“我独自一人去闯世界实在太小”,情愿被关在猪栏里;他知道自己会被宰杀做成熏肉火腿后,只会尖叫哭泣;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贪睡、贪吃、胆小、懒惰、敏感、脆弱、没有危机意识的小猪威尔伯。认识夏洛后,小猪威尔伯逐渐的成长起来。夏洛在蜘蛛网上,编织出“王牌猪”的字样,让威尔伯名声大噪,虽然威尔伯的单纯和胆小让它时时不敢承受,但是心里却有了向往;接着夏洛继续编织出“了不起”,威尔伯就尽力让自己看上去了不起;夏洛又编织出“光彩照人”,威尔伯就认真的学习了很多招式,让自己真的变成光彩照人。威尔伯的成长依赖的是夏洛的智慧、鼓励和安慰,离开夏洛,威尔伯仍然是一只胆小、害羞的小猪。真正让威尔伯长大的,是夏洛死去后留下的514只小蜘蛛,威尔伯第一次勇敢的承担起了照顾好514个生命的重任。从成长到长大,这是一个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而真正促使威尔伯长大的正是蜘蛛夏洛的离去正如每一场分别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们有时候总抱怨孩子长不大,也许是因为我们还不能完全放手让他去体会如何独立承担一份责任的重量。
推荐理由:
每个刚出生的人都是柔软的脆弱的,每个长大的人在困境的时候也是脆弱的无助的。没有人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去,就算内心有渴望召唤。就想威尔伯一样,我们会惧怕,会恐慌。只有当身边有切实的力量托起我们时,一切才有转变的可能。托起我们的人也因我们的转变而获得某种成就感,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温暖。《夏洛的网》是成长之书,是温暖之书,值得我们每一个看一看,读一读。
《千面英雄》“英雄”故事的基本结构:
《千面英雄》是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成名作,同时也是神话学的经典作品。坎贝尔讲过很多神话故事,他发现世界上所有的神话本质上都是同一个故事,只不过演化出不同版本罢了。它们都可以被解构成“英雄神话”结构,也就是他书中所提到的“英雄的旅程”这一故事模式。
英雄的旅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大阶段:
启程:放弃当前的处境,进入历险的领域;
启蒙:获得某种以象征性方式表达出来的领悟;
考验:陷入险境,与命运搏斗;
归来:最后再度回到正常生活的场域。
这是每一位英雄的必经之路。英雄是众人的英雄,更是他自己的英雄。坎贝尔用一部巨作为我们揭示了英雄的人生之路。他们从起点出发,毫无畏惧接受挑战、战胜敌人、获得宝藏,最后回到原点,获得升华。每个人都需要一段英雄之旅。人们都需要看到、听到、理解并去经历自己的英雄故事。
英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考验: 第一阶段是离群索居 ( separation) , 要与原本所属的群体分离; 第二阶段是经历考验 ( ordeal) ; 第三阶段是通过考验以后复归( return) 本源。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西部片的英雄人物, 便会发觉他们都有以下特点: 第一, 英雄都是孤独的个体; 第二, 英雄总是离开群体 去进行某些行动; 第三, 英雄复归以后, 最终还是要离开群众, 每次完成任务后, 文明社会最终还是会排斥个人英雄。
感悟:
作业中布置的是结合我们看过的书或电影。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是符合“启程——启蒙——考验——归来”这四大循环的。人出生是启程,人在困顿之中想要改变是启程,人不满现状想要成长是启程,只要启程必然遭遇考验。To be or not to be?就像书中所说:“英雄要做的是准确的在那个点上刺穿他自己以及他的世界”,粉碎并摧毁他有限存在的关键症结。经受这些考验需要外界机缘点化,更需要自己坚守的勇气。就像P71页“五兵王子”,带着老师给他的五样武器,和“粘头发”食人魔斗争一样。 “五兵王子”毫不畏惧,尽管他的弓箭、宝剑、棍棒、身体都被“粘头发”食人魔控制住了。但“五兵王子”却用自己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征服了“食人魔”。这段对话很精彩,摘录如下:
食人魔看着被自己制服的“五兵王子”,问他:“年轻人,你为什么不害怕?为什么死亡的恐惧没有吓到你?” “食人魔,为什么我应该害怕?有生必有死。而且我的肚子里藏着一个可以被当做武器的雷电。如果你吃掉我,雷电就会把你的内脏炸成碎片,你会死掉。这样我们就同归于尽了,我为什么要害怕。” 五兵王子所说的雷电指的是他头脑中的知识武器。 五兵王子的威胁让食人魔恐惧,于是他放走了五兵王子。 粘头发是世界的象征,五感将我们与世界粘在一起,身体器官的行动也无法使我们摆脱这个世界。只有我们不再依靠短暂的名声和身体特征这些武器,而是求助于超越名声和形式的现象领域,我们才不会被擒住,而是被释放,我们才可能自由。这是英雄归来的必经之路,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才能从自我中解脱出来,穿过世界的围墙,把旧的自我留在被黏住的食人魔身上,继续前行。
反观《西游记》《少年派派的奇幻漂流》等故事、电影都是如此。这里重点分析《西游记》。
孙悟空,石猴一个。因看到同伴死亡,便启程,历经一番磨难,觅得长生不老之术,外加七十二变,大闹蟠桃大会,齐天大圣归去花果山。这是一个完整的“启程——启蒙——考验——归来”四大循环;大战十万天兵,被压五指山,追随唐僧西天取经,取得真经归来。这是又一次完整的“启程——启蒙——考验——归来”四大循环。
唐僧也是如此,父亲被害,母亲把他放在盆中顺水而下,这是启程;幸得高僧照拂,机缘巧合,去西天取经,这是启蒙;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考验;取得真经,这是归来。
猪八戒,沙和尚,甚至包括取经路上兴风作浪的妖怪又有哪一个不是如此?只不过有的归来成为英雄,有的并没有归来。
反观《红楼梦》,贾宝玉的英雄之路也是如出一辙,只不过贾府的破败才是他的启程。作者曹雪芹十年做一梦,又何尝不是在完成“启程——启蒙——考验——归来”的循环。曹雪芹先生虽饥寒交迫而死,但他的精神,他的作品在千年之后依旧被人广为流传,谁有能说他不是英雄?
英雄之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