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歌,叫《あとひとつ》。中文是“再流下一滴泪水”的意思。
这是日本甲子园的应援歌曲。长久以来,它都在我的虾米歌单里,循环了好多次。每次听到,都会感受到满满的元气。
甲子园是一个充满热血的地方。
棒球这个运动,国内相对冷门,但在日本却是项全民追捧的运动。不止校园内总能看到男生练习扔球接球的身影,相关赛事更会引发男女老少的热烈关注。
当中,比起职业棒球联赛,以日本高中生为参赛对象的夏季甲子园大会名声更大,更为万众瞩目。
甲子园的竞争十分残酷:每年从6月下旬到8月下旬,全日本从南到北共有4000所以上的高中参加比赛。比赛分为地区预选与全国大会阶段,通过预选的只有49支队伍,只有大约1%的队伍能够在阪神甲子园棒球场上崭露头角。
此外,比赛采取的是单败淘汰制,即输一场就面临出局。这意味着从预选开始,每一场比赛都必须全力以赴,因为每一场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场。
海报广告:“感谢你的全力以赴”
经过不断的淘汰与厮杀,只有站在赛场上的最后一支队伍,才能作为冠军登上甲子园荣耀的顶峰。而他们的奖赏,也不过是一面优胜旗帜——“深红色的大会旗”。
能够打进甲子园,很不容易。入选队伍几乎每天都要训练5-6个小时,全年无休。
许多人也并不是为了要成为职业选手。每一年甲子园比赛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职业选手的不到40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之后将走上继续求学或踏入社会的道路。
它更像是一场仪式,选手们经过漫长的训练,只为在这赛场上彻底地挥洒自己的热汗,为了胜利拼尽全部。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笑到最后,但更多的人,将在当中获得蜕变与成长。
就像甲子园球场外的那条标语所说——“98%的高中生球员在这里被打败,然后变得更强。”
比赛有个惯例,败者可以从现场带走一抔土。胜利的一方在欢歌庆祝的同时,输掉的一方往往在低着头,含着泪水,在地上挖土,以此证明他们来过这个赛场。一抔土,是他们燃烧青春岁月的纪念品。
甲子园不止是参赛者的情感与记忆载体,它同样属于啦啦队、往届校友、观众。NHK有个相关的记录片,名叫《夏天的甲子园,另一种青春》(B站可以看得到),它向我们展示甲子园背后不同的人生百态。
纪录片聚焦2017年甲子园大会中的一支队伍,东筑高中。比赛开幕之际,镜头把许多人的青春重叠在一起。
有学校附近的理发店老板,30年以来给历届棒球队的队员剃头。
她表示一定会去现场支持,店铺明年就要关门了,在此之际,她觉得这次东筑能够打进甲子园,是这群高中生给她的礼物。
有在经营一家书店的前棒球队队长。当年他带领的队伍在预选赛就被淘汰了,看到学弟们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夙愿,店长坦言自己既有点开心,也有点嫉妒。
晚上和朋友们的聚会中,大家一起畅怀当年打棒球的时光,那时为了一个目标前进的自己,在长大后已经很难找得到了。
有做大阪烧的店主年纪半百仍充满干劲,她说“一切美好都集中在他们的身上”。
有一对老夫妇特意在学校附近买了套房,只为了每天都能看到棒球队在操场上训练。
老太太患有重病,治病的过程很痛苦,她说“托这个学校的福,我才能坚持下来”。棒球队拼搏的身影,给予她鼓励与慰藉。
万众期待之下,东筑高中的比赛开始了。在一度反超之后,还是第一轮就输了。
有在学校里看比赛直播的女同学为他们流眼泪。
有镇里的大人把之前因为台风收起来的横幅给重新挂上。
他们尽管输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从中深受感动,并找回努力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热情与勇气。
一个高中生的运动比赛,为什么会在日本全民当中有极强的参与性和共鸣?这和甲子园背后的乡土意识有很大关系。
每一年举办比赛的时间,正值盂兰盆节期间。盂兰盆节在隋唐期间由中国传入日本,是一个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在日本是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企业往往会放假一周,让在外工作、生活的人回乡团聚。
无论是在大城市打拼还是留在老家,聚集各地学校球队的甲子园唤醒了人们对于自己故乡的眷念,想起还在故乡的自己,想起纯真美好的时光。
文艺春秋出版社的编辑冈崎满义说:“甲子园对他们来说,是前往无法再度回去的青春时代的乡愁的钥匙。”
2018年正值甲子园第100回目,更是上演了热血漫画都不敢有的神剧情。一支名叫“金足农业高中”(简称“金足农”)的球队从泥土里杀出重围,打进最终决赛,令日本全民为之沸腾!
说他们是从泥土里杀出重围,不是没有原因的。金足农所在的秋田县是个农业大县,人均GDP全国倒数。球员们平时只能在务农之余抽出时间练习。
球队阵容也十分草根,9名高三主力球员当中,有6个是半路出家,直到上了高中才接受系统的棒球训练。此外,所有高二替补球员都是来当啦啦队的,没有过打球经验,这是一支没有替补的球队。
媒体称这是一支“杂草军团”。
球队连去甲子园的路费盘缠,都是靠秋田县当地农民们筹集出来的。而且,一开始考虑到球队走不了多远,所以费用十分有限。
这样一支连乡亲父老都不太看好的球队,却在甲子园大会中一路高歌猛进。尤其在第三轮比赛中,对阵豪门球队横滨队,横滨队曾获得5次甲子园冠军,队伍中也有入选日本U-18国家队的强力投手,被视为一大夺冠热门。
金足农在一度落后之后,竟然在第八局实现惊天大逆转,华丽翻盘。
晋级八强、四强之后,又在半决赛中力压同样获得过冠军的强队日大三,杀进决赛。
决赛面对的是王牌球队大阪桐荫,聚集着来自日本各地区的顶级选手,过去曾7次进入甲子园总决赛,并7次夺冠,在日本是如同王者般的精英棒球队伍。
面对这样一个怪物般的对手,金足农最大的武器是他们的王牌投手吉田辉星。
吉田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接受投球训练,初中的时候就受到各大豪门球队的入学邀请,但他之所以选择名不见经传的金足农,是为了继承他父亲的意志。
他的父亲年轻时就读的中学就是金足农,当时是棒球队的一员,没有打进甲子园成为他终身的遗憾。
在父亲的培养与教导下,吉田从小立志要带领金足农打进甲子园,完成父亲未完成的梦想。
主力球员没有替补,他作为王牌战力更承担着巨大的重担。在五天比赛内,他共投出749球。此外,他还连续在三场比赛中投出13回以上的“三振”,创造了72年来最强投手的纪录。
要知道,哪怕是成年的职业选手,在为期两周的赛事中,一般只会出赛两场,总共投大约200至250球。
美国的棒球有更明确的标准,17至18岁的投手在一场比赛中最多只能投106,每周最多允许出赛两场。如果单场投球数超过62球,则必须至少休息五天后才能再次上场。
如此限定是出于对选手身体状况的考虑,以免落下病根,为职业生涯埋下隐患。
为了完成最初的愿望,吉田彻底地燃烧自己。
尽管如此,金足农作为最大黑马能够杀进决赛已经很不容易了。历经过多次艰难的逆转之后,球队的状态早已疲惫不堪,面对拥有绝对实力的最终对手,奇迹没有出现。
决赛以13:2大阪桐蔭大比分胜出落下帷幕。
比赛失败后痛哭的吉田辉星
这样的情节,像极了《灌篮高手》里,湘北早早遇到了全国大赛中的王者山王工业,每个人拼尽全力最后以一分之差险胜山王,却因为元气大伤在之后比赛里惨败,遗憾结尾。在这当中,樱木花道说自己最光辉的一刻就是现在的画面令无数人泪目。
作者井上雄彦说过,“青春,原本就是不完美的”。
赛场上固然是分输赢的,但我们仍会从败者的事迹中收获感动。他们在那片自己热爱的土地上,渴望胜利、尽情拼搏的激情是极具感染力的。
我们国内没有甲子园这样盛行的棒球文化,也不是谁都能在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那片土地,或者是写作,或者是某个爱好,或者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只要在那片土地上我们总能充满热望,总希望自己能够更好,这样的希冀同样极具光辉。
青春是一时的,但青春的心态可以是一世的。只要我们心中仍有热爱,流过的汗,流过的泪,立下的誓言,付出的努力,在这过程中诸多种种都值得被铭记,都会令我们有所不同。这个过程,叫做成长。
最后,以《あとひとつ》的歌词结尾,希望大家在自己的道路上能始终心怀热血:
そう 簡単じゃないからこそ
【是啊 正是因为不那么简单】
夢はこんなに輝くんだと
【梦想才会显得如此闪耀】
そう あの日の君の言葉
【是啊 那一天你的话语】
今でも胸に抱きしめてるよ
【直到现在仍珍藏在我的心中】
あと一粒の涙で ひと言の勇気で
【再流下一滴泪水 再喊出一句勇气之言】
願いがかなう その時が来るって
【愿望就会实现 那个时刻就会到来】
僕は信じてるから 君もあきらめないでいて
【我始终相信着这一点 请你也不要放弃】
何度でも この両手を
【不管多少次 将这双臂】
あの空へ のばして あの空へ
【伸向那片天空吧 向着那片天空伸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