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鱼分布于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南北极冷水区。有些种,如北大西洋的狮子鱼,生活于沿岸,另些,头肛狮子鱼属的粉红色种类栖居于深海。
蓑鲉又称狮子鱼,鲉形目鲉科蓑鲉属鱼类的通称。约有9种。中国产5种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海域,为小型海洋鱼类,数量较多的为细纹狮子鱼。
栖息于岩礁或珊瑚丛中,有的见于深水 。常成对游泳,遇敌时,即侧身以背鳍鳍棘向对方冲刺。鳍棘具毒腺,人被刺后剧痛,严重者呼吸困难,甚至晕厥。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人员已经培育出一种蓑鲉新品种,这种蓑鲉能用改变自身颜色的方法来显示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从而提醒人们:水受到了污染。
蓑鲉的鳍很大,但不善于游泳,往往躲在礁缝中,等猎物接近时便立刻捕捉。背鳍有毒刺,平常由一层薄膜包围着,当遇到敌害时,膜便破裂,而用毒刺攻击对方。
当狮子鱼越来越靠近猎物,准备一口把它吞掉的时候,它们的胸鳍就会竖起来,然后开始快速的抖动,这种抖动和响尾蛇尾巴的摆动非常相似. 这一举动是在吸引猎物的注意力,也能让狮子鱼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它的猎物。
当猎物缩在角落,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时,狮子鱼便突然收起它所有的鳍,最快的速度,在眨眼间,将猎物一口吞下。它半小时可以吃掉30种其他种类的鱼,毒性仅次于刺鳐,几乎没有什么天敌。
狮子鱼的蜇刺过程简单而有效。当你试图接近它时,它会向后退,这不是畏惧的表现,而是为进攻所做的准备,它的进攻一般在眨眼间就会发生,当毒刺蛰进人体组织时,位于毒刺根部的毒囊早已做好了准备,狮子鱼只要简单的一挤就能释放毒液,毒液通过毒刺造成的伤口注入人体组织内部。这也告诉我们,如果蜇刺越重越深,毒液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埃金斯说,尽管渔夫和潜水爱好者知道狮子鱼对佛罗里达海洋生物所构成的威胁,但由于缺乏政府资助来展开清理狮子鱼的工作,因此他认为,让人类成为狮子鱼的最主要捕食者,是应对其威胁的最佳方法。
这种鱼大约10年前出现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后,如今已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近两年内,这种鱼大举出没在古巴海域。它们栖息在珊瑚礁外围,以较小型物种为食,身上的毒鳍也吓跑了潜在的天敌。
除了人类。即使是鲨鱼也不愿靠近狮子鱼,导致狮子鱼大量捕食其他生物,迅速繁殖 。这也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发现了一种狮子鱼,生活在深达8134米的海底,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海洋生物栖息地深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