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散文文字凝练优美、清新隽永、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情绪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涤濯,如果文中有真情流露,那么也有可能引起共鸣,是美的享受。散文内容上,可能只是记录一些生活随笔,比较朴实,而且有的章节之间联系不那么紧密。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如果再能从叙述的事情中受到一些触动,就算有了额外的收获。今天进入我们视线的是一本散文《四个春天》。
《四个春天》是一部短篇作品集,记录了导演陆庆屹家人4年里的生活,以及他的家乡——一座南方小城的一些人和事,文中附有作者记录生活的照片,文字温暖治愈,这部作品是豆瓣2019年度中国文学(非小说)排行榜第1名。作者陆庆屹,1973年生于贵州独山县,从事过多种职业,现在为导演、剪辑师,2017年执导的纪录片《四个春天》入围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本书结构上,作者首先从几个零星的人和事开始叙述,逐步扩大汇集成他生活的环境,其中夹叙着他小时候一家人的生活情况。整篇都贯穿着对作者父母的描写,这算是一条主线。
作者对几个人物的描写都轮廓鲜明,拉近了读者与生活之间的镜头,能令人感受到真实。正是这些人组成他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忆,比如吴叔,年轻时去黑龙江当工程兵,后来回来做铁路铺铁轨工人,年纪大了在水泥厂当保安,他母亲去世后,他经常到坟前烧烧纸,对母亲说说话,后来看到别人气势的墓地和立碑,决心给母亲也修一座,月工资才八百多,就自己干,有钱就多干点,没钱就停下来攒一些,还学了驾驶,两千多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他说自己小时候母亲养活他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对待母亲,把墓修好点。后来他又给自己觅了一块地,修了一座气派的墓地,说用的钱都是自己的,用完了轻松,快快活活地走。正是这样的描述对作者的家乡环境和人物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父母,作者着墨最多,显然他对父母有很深的感情。作者讲述自己父母互敬互爱,以及他们平常生活中的点滴,同时也用记录下的照片展示这些。他写到自己的父亲是慈悲和宽容的人,不声张地做家人喜欢的事,母亲则是看不惯不平事,敢说敢干的人。他父亲喜欢音乐、科学和地理,虽然相信科学,但是对有些迷信的母亲却很迁就。父母后来过年时都想着不让儿女们回家,因为回来再离开他们心里受不了。这些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真切的感情。然而作者几次写到自己“似乎比父母苍老,有些悲伤承受不起”。那么我们对作者的心境稍作猜度,或许是为年少时浪费了时光心存悔意,岁月匆匆,难留父母的苍老,对人生寂寞又心有不甘吧?
我们看散文就是希望看到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人间生活味,有了这些,就如同有了内容,再加上优美的文字作佐料,品尝起来才觉得可口。如果只是把景物写得华丽词藻堆砌,即使写得再精美,实际也是没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