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平和、喜悦、不懊悔、不羞耻,在一个心灵治愈术广为盛行的时代里,这真是几个烂大街的词语,被用得太多太廉价,以至于很多人都想当然地忽略了,它们其实含有非常珍贵的意义。
知识分子题材电影,从三十年前的《蒋筑英》到三十年后的《钱学森》,都在将“伟人奉献国家”的模范故事树碑立传,这一次,《无问西东》总算触及了一次内心的痛楚和坚守、以及对自我的完成。
“对自我的完成”,人人都忙着看别人怎么活、人人都忙着活给别人看的世界上,这是何其稀缺的感觉。
腹有诗书、胸有大爱、从容而笃定,这样的人,周身都散射着光芒。
写下过《十七岁不哭》、执导过《80后》,前一部撑起集体记忆,后一部不慎口碑扑街,但无论质量如何参差不齐,至少从题材上看,不难发现,李芳芳一直沉迷于记录和观察中国人的年少时光。
这一次,她叠起历史的纵深、穿过岁月的烟尘,终于注目在了“中国人的年少时光”里,最应该铭记与追怀的那个部分,“至少从题材上看”,没什么比这更值得肯定。
在美国人和欧洲人早已把多线烧脑玩到无以复加的今天,本片中四代人的并行其实很中规中矩,每一次切换都一目了然、不反常规、不需要多少观影训练就能轻松驾驭,也就是说,这个结构的目的,本不在于叙事狂欢的炫技,而在于强调一种传递、一种绵延不息。
这种强调有点刻意有点生硬,但它确实是这部电影里,最需要升华和提炼的东西。
20年代,是彷徨中逐渐坚定的理想。
30年代,是绝望里陡然鼓起的激昂。
60年代,是疯狂下百折不挠的坚贞。
当下与今天,则是冷漠后余烬未息的良善。
第一个段落里扑面而来密不透风的当代症候:尔虞我诈的商战与办公室政治、食品安全、生育焦虑,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切肤之痛和怨怼,所以,你很容易自主地进入一种厚古薄今的对比,把接下来所展开的那阳光绚烂的六十年代,和山青水秀的三十年代,赋予某种田园牧歌般的明快。
只是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哀愁与创痛,阳光绚烂下是山雨欲来的政治风浪,和人性足以窒息的崩坏,山青水秀则本就起因于一场离乱、一场丧家的流徙,隔着一座山就是近在咫尺的战火,和定期到来的敌机。
即使是将近一个世纪前、神境一样美好无瑕的、雪中的清华园,物理考出了“不列”的吴岭澜,也面临着“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谁的道路不是荆棘密布、行至水穷处、等来的总有新的苦难。
那么,唯一可以贯通每个时代的,唯一有资格辉映每个时代的,唯一能帮我们照亮每个时代的,只有精神、意志、信仰或者态度,只有真心、正义、无畏、同情,只有热血、家国、心忧天下、济世救人,只有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只有书声,以及,书生。
音乐很煽、节奏却在大多数时候不温不火,一些台词很过当,例如黄晓明那句让人毛发直竖的“你怪她没有对你真实?那你给她对你真实的力量了吗?”
所以,没有人能否认,它携带了太多即插即用的道理、一身明信片一样的哲思和正义,想把它定义为鸡汤,简直太过容易,也太过合宜。
只是,鸡汤也自可分为多种:用家养土鸡、放党参枸杞、文火慢炖鲜香浓郁的,是鸡汤;用浓汤宝鸡精粉和一堆廉价调料快速冲泡的,也是鸡汤;放了瘦肉精、三聚氰胺和二恶英的,还是鸡汤。
至少我觉得,《无问西东》,属于第一类。
没必要拿着“鸡汤”作旌旗让自己的讨伐师出有名,毕竟,谁都需要精神缓释、谁也都需要燃情励志。关键在于,我们获得的是什么样的鸡汤,以及,鸡汤在我们的日常食谱和营养体系里,如何扮演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
毕竟,我们已经如此不厌其烦地在大银幕上讲述着发生在校园里的陈腐故事,让很多人以为青春就是这样一套标签化的、周而复始的公式:上学、自习、借文具、三八线、传纸条、小报告、他为她打架、她为他罚站、文理科选择、高考和志愿、新城市、爱恨交织的赤膊兄弟与姐妹淘、扇形阶梯教室、小旅馆、新年和圣诞节、表白、牵手、初吻、开房、离别、打拼与梦碎、若干年后的重聚却发生在她与另一个人的婚礼。
很好看吗?是的。很套路吗?是的。很没营养吗?是的。
其实,还有一种校园,还有一种青春,一种不那么套路的校园,一种有营养的青春。
再套用一次黄晓明的句式:你怪她没有拍出你心中的西南联大,那你们谁想过去拍西南联大了吗?
国产电影在让商人偶像化(《中国合伙人》)、军人偶像化(《战狼》)、领导人偶像化(《建军大业》)之后,终于有了一个让读书人偶像化的文本。
注意,读书人的偶像化绝对不是一句贬义判定,相反,它关乎一次证明和正名。
从屈原到曹植到阮籍嵇康到李白杜甫到苏轼辛弃疾,中国历史的前三分之二里,读书人从来都是男神一样的存在。
让应该成为偶像的人,回到自己本就该在的位置。
最后长达七分钟的片尾,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俯拾皆是般闪过,这是属于清华的繁盛,更是属于我们民族的繁盛,属于大学精神的繁盛。
很多人问,为什么他们只出现在剧情的碎片与角落里,为什么不直接描述他们,他们与影片主线的关系是否过于松散又过于若即若离,他们难道不比沈光耀陈鹏张果果更配得上浓墨重彩?
其实,正是这些璀璨的人物构筑的那首永不息音的弦歌,振荡着所有未曾留名于历史的普通个体:让吴岭澜从一个迷茫而从众的工科生找到内心之归属,让沈光耀由一个孝顺而温和的富家子驾战鹰驰骋长空,让王敏佳在荡妇羞辱的摧折下重新鼓起生之勇气,让陈鹏在西北的戈壁上守护着远在天涯的爱侣,让李想用牺牲去洗涤和救赎曾经的懦弱,让张果果去勘破争名夺利的虚无并懂得慈善的意义。
影片的四代主角都不是伟人,都不曾比肩这些片尾的大师们,但他们是这些大师学养泽沐与人格垂范的最佳承载和演绎,他们用无问西东的自主、自觉、自傲和自立,把自己也写作了传奇。
这种泽沐,这份承载,就是这部电影的前文本、背景色、内在主旨,以及,所有困惑的答案。
它想讲的东西太多,也就难免巨细杂陈,留下了许多的漏洞,所以,给它挑刺,简直太过容易。
就像很多网友说,沈光耀私自驾机去给饥民投放食物,这种行为,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常常用一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心态启动我们的问责狂欢,而忘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容错率。
这样下去,我们是不是迟早要开始指责纪录片为什么不够戏剧性、动画片为什么不用真人演员?
我想到的是布朗肖的那句话:对艺术作品的阅读、观看与聆听,要求的更多是无知而非知识。
它纵有千般傲娇、万种失调、形式大于内容、实力撑不住野心,我也依然想为它叫一声并不过分的好。
因为,我对它所讲到的很多东西,是有私心的。
躲避空袭、奔逃野外,那就洞中林间席地而坐继续讲课;屋顶渗漏、水声如雷,那就师生对坐怅然出神静默听雨。我当初,就是为了这种感觉,才选择去作一个老师、选择留在大学里的。
在我们的大学沦为产业工人速成培训基地和垃圾论文生产中心之前,它,也曾经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能看到一次自己想要的大学,真的很满足。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我说过,我喜欢聪明的人,但我不喜欢活得太聪明的人。
吴岭澜其实可以遵循“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的规则,沈光耀其实可以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王敏佳其实可以不管已经毫无关联的班主任,陈鹏其实可以不管已经身败名裂的王敏佳,李想其实可以把食物留给自己,张果果其实可以在公司权斗里更加理性地站队、并且不再搭理无底洞一样的四胞胎,他们都是聪明的人,但他们都躲开了一条聪明的捷径。
他们因为聪明,才敢于活得不够聪明。
聪明而笨拙的人,多么可敬。
“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信用卡,房产证,奶粉钱,新三板,公务员编制,好像,从来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但是,红尘滚滚,岁月纷纷,永远别忘记,自己曾感动于冒着稚气的琅琅书声,永远别忘记,自己曾是冒着傻气的热血书生。
我们不鄙夷随波逐流,但是,请给尚未灭绝的理想主义者,一点起码的尊敬。
大学,是塑造灵魂的地方,它的意义,不是教会你怎样赚钱,而是让你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钱。
虽然这篇影评,也已经不像影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