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值班,下午在大门口和值周组的其他同事一起检查住校学生返校携带物品。
碰到一个看起来很瘦小的女生,将违禁品混在一袋食物当中,试图蒙混过关。
询问得知是八年级学生。因为班主任不在学校,我们让她联系家长来将违禁品拿回家保管。
她给爸爸打电话,接通后没有称呼,直接以极其不耐烦的语气让来学校一趟。我当时很是吃惊,因为很少有学生当着老师面给家长打电话还能这么不礼貌。
家长当时估计在忙,也有点生气,拒绝了她的要求,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
挂掉电话,她的气焰下去了很多,表情既茫然又有点无所谓。凭直觉,我猜这个孩子家庭大概出了问题。
我让她联系家里其他人,她说,家里没有其他人。妈妈呢?她没有回答。我大致猜到了,就说:在外地工作吗?她“嗯”了一声。
其间住宿生陆续返校,我又去查看别的学生,得空再来和她交流。问到家庭情况,她没有了开始时的不屑一顾,慢慢缓和了下来。
经过交谈,我知道她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哥哥,兄妹俩就靠着爸爸在县城打零工为生。她们住在乡下,爸爸下班回家还要给她做饭洗衣。
她明明看见爸爸的辛苦,却一点也不体谅。为什么会这样呢?
后来让她再次和爸爸沟通,约了下班来学校。她的爸爸也如约而至。
出乎意料的是,知道女儿携带违禁品,爸爸不但没有责备一句,反而出言包庇袒护!
让孩子去了教室,我留住了这位父亲,和他在门房简单交谈了一会。
这位父亲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妻子在两个孩子还很幼小的时候就和他离异,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其间辛酸不难想象。
饶是如此,他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罪。哪怕现在下了班还要急匆匆骑车回家给已经初二的女儿做饭,洗衣,家里卫生孩子也从不染指。
导致现在,哪怕他累得不想动,女儿是一点也不会替他着想,更不用说动手干家务了。他吃尽了苦,却养育出了一个不知感恩、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父亲的孩子。
我善意提醒他: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多一些情感上的沟通和关心,家务上适当放手,培养孩子的动手和生活能力。
目送这位父亲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当父母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有爱是万万不行的。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可这个度需要自己用心琢磨把握,千万别让孩子在溺爱中迷失了方向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