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走马观花地读了第一遍,暑期又进行第二遍阅读。但是我依然没有学会王君老师的独门绝技。这是为什么呢?用一句诗表达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君老师将文本特质定型为七种类型: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诵读型文本、思辨型文本、跳板型文本和积累型文本。然后我才豁然开朗,原来语文课不是固定的模式——检查字词预习,感知文本内容,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四部曲。
语文课可以上得这么灵动,这么诗意,这么酣畅。
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提倡通过灵性阅读、生命写作、激情生活三条路径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自如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灵性阅读”是对阅读教学打通“教法和活法”的探索;“生命写作”凸显“写作是我们的道场”;“激情生活”是让教师的职业教学和日常生活产生共鸣。青春语文的终极目标是,经由语言文字的学习,提升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让师生双方都永葆青春的激情。
这本书中的课例、课评、课研,篇篇经典,课课精彩。我们感慨于书中透彻的解析;感慨于他们的精妙设计。更折服于她们的创新及文本研读的能力。如果让我们参加王君老师的备课沙龙,我们会有精彩的备课设计吗?我的答案是肯定不会。因为我缺少源头活水。我们上课没有教参不会讲课,我们的课大都是教参的复制或修改。能在参考的基础上加入我们个人的思考与修改,就已经不错了,这就是一点小小的创新。我们要试着创新,再不完美的创新也比完美的收成收获大,再不完美的创新也是成长。
伙伴们,读书吧!唯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尝试备课,不断地反思教学工作,我们才能成长。
我们成长了,才能做到不把眉毛胡子一把抓。才能把一节课熟然于胸,明确“教什么”“怎么教”,高效课堂才会随之而来。
让我们携手走在学习的路上,尽管道阻且长,也要用热情、用毅力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面朝阅读的大海,定会迎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