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摆摆
又到清明,扫墓、祭祖、访一访春,照例是要吃吃青团来应景的。
第一次吃青团,是在宁波一湾渔村。院子里头,两名矮壮的汉子,袖子摞得老高,隔着一尊大石臼,对面斜跨而立。一人抡起一柄大木槌,轮番使劲儿地砸进石臼。我探头一看,一大团热乎乎的熟糯米,已经扁糊开来。伴着“嘿”、“嘿”的粗重喘息,木槌一捶紧着一捶,闷声“啪”、“啪”响个不停,每回离开米团,总要扯上一絮,再又剥离开去。
不多时,两人已是大汗淋漓,停歇下来。妇人赶紧探手翻转米团,又添进绿色软软的一糊子菜。毛巾擦一把,他俩又对向站开,继续捶砸。
我一脸惊奇,目不转睛地盯着众人,原来,传统的臼舂竟是这番光景。可是,那绿糊糊又是个啥?朋友笑着说:“那是野生的艾草,蒸过的。”
终于,糯米糊舂得软烂,取出时已是深碧色一团。
妇人们将它搁到案板上,抹油揉搓成条,再揪成小剂,掌心揉搓圆,按扁。一个厚墩墩的青饼就成了。又有人端来一个巨大的竹匾,匀撒一把黄澄澄的松花粉,将青饼间隔着码放到里头,再匀撒一把松花粉,端起匾来,匀晃一圈,再匀晃一圈,将那青饼裹匀粉末。
朋友拿起一个,塞我手里:“尝尝!”
温呼呼,滑软软,黄粉衣透着碧悠悠的芯儿。我举到鼻端,一股浓浓的松香,混着细微的草香,我迟疑地咬了一口,花粉细苦,艾香浓郁,糯米绵韧有嚼劲,回味一缕甘。
“嗯,好特别的味道,好吃!”我鼓着腮,咕哝着说。
“好吃吧,这松花粉也是山上现采来的呢。瞧你吃得!”朋友笑吟吟地说着,抹去我唇边的花粉。
昨儿夜,妹拎来两盒知味观的青团。莹亮亮的六只碧绿团子,混杂着丝缕缕的墨绿草丝。咬上一口,滑凉糯弹,却是毫不粘牙,豆沙馅儿甜度适中,咽下之后回甘带缕奶油香。不喜甜食的我接连朵颐了俩,带着满腹喜气儿,甜甜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