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毕业来的这些年,一开始是教书。这书教的重要而机械,轻松而乏味。
每天按部就班,铃响了去上课,铃再响下课。做的事情很简单,薄薄的几本小册子,里面讲了很多连撰写者都不信的大道理,平时就是一讲四五遍,三年轮一遍。到高三的时候,那就更是一讲四五遍,三个月来一轮。我这离开学校二十多年了,还清楚地记着那本课本的那些名称术语,在课本的哪一面第几行的第几个字开始,到第几行的倒数第几个字结束,还清楚地记着那些根本就不是图解意思的图片模样和准确位置。
平时的轨迹就是,家,办公室,教室,三点一线,偶尔去一次教育局算是出门了,但要做的事情更是极度重复——批改试卷。或者出去监考——很多老师把出去监考作为一张不错的待遇或者休闲,好吃好喝好招待,西瓜饮料监考费——但是在考场静坐的那两三个小时,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消磨掉的。你还要对付那些蠢蠢欲动的考生,应付那些来来回回虎视眈眈的巡考者。
很多人都会把代高三的课作为受重用和成功的表现,但我却是烦透了代课高三。不是不想出力,而是同一场课,在两个月前讲了四个班每班都力争有所不同之后,现在我又要面对同样的四个班,还要再来一遍甚至两遍,该怎么讲?我实在不想同样的话,同样的例子,同样的梗,在同一批孩子们面前讲它个五七六遍,与其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折磨,不如说是对讲课老师的一种残酷。想想高中的政治课吧,本身学生就不信,老师要让他背下来,还要理解,还要做各种题目,选择、填空、判断、论述、简述、时政分析……而且老师这四个班要初讲一遍,复习一遍,高二所有课程结束,高三回头烫剩饭,一轮两三遍,二轮三两遍,三轮不知多少遍……Word天,饶了学生,饶了老师吧!
讲自己不信学生不信的东西,良心折磨;一遍遍烫剩饭,意志力耗尽。我很同情那些做了一辈子政治老师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强者。
但是,这门课,却又不能不重视。因为虽然它就只有薄薄的几本小册子,却又像语文数学外语一样,分数占了当时高考总分整整的四分之一!你明知它假大空,明知它枯燥乏味,但是你还必须重视它,研究它,把玩它,天天接触它。这太让人无语了,太让人崩溃了。
它内容确实少,但如果你认为政治教师的任务很轻松,那就大错特错了。你为了每一节课与前不同,你只好尽量更新,你只好去找事例去做分析。说实在的,好多事例都是讲不通的。好多道理都是讲不通的。甚至都经不起爱思考的学生的思考和推论。明明你做的是歪理分析,但你还必须让学生学会分析歪理,但是,理还不能歪到普通的认知之外太远。
直到有一天,我刚刚代完一届高三,有下届高三的年级主任给我通知说:“我已经把你要到高三了,你好好干,我们再创辉煌!”我立马就翻脸了:“对不起,我不代高三,我去按部就班地代我的高一!”那时的代课老师,原则上是实行轮换制的,就是老师从高一开始代课,随着学生自然升级,高一高二高三,高三毕业之后,老师们再回去开始新一轮高一高二高三。我记得我当时义正辞严、不容商量地拒绝了那位漂亮能干的年级主任的时候,她惊讶地好久不知说什么才好。
我才不愿意去做那种煎熬自己,捎带煎熬学生的看上去很有意义,实际上也很有意义(学生要凭它的分数去读大学)的事情呢。事实上,过了不久,我也就辞职出来做律师了。
做了律师才知道,原来,做一件适合自己,而自己又喜欢做的事情,原来可以是这样的一种无与伦比感觉。
当然,这是后话,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