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每一次坚持,应该都包含着无数的动摇和再确认。
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也不例外。
当从24小时照顾枫枫的吃喝拉撒中缓过神来,我开始follow 前辈的建议,给枫枫买各种益智玩具。
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带枫枫在小区散步,教他认识花草树木。一岁多时,通过观察车牌号码,枫枫能认识好多数字。而且喜欢听妈妈唱Apple tree,能跟着歌声做动作。
一岁多开始每周都买绘本,给他讲故事,枫枫经常会自己装模作样地看书。
两岁开始枫枫能说一些话了,我又给他打印图片认汉字。有次玩文字躲猫猫的游戏,数了他认识的汉字,竟然有23个。
当我们认字的学习进行得风风火火,枫枫爸爸开始明令禁止:“孩子那么小,你不要强行把他的兴趣引导到看书认字上。”
因为枫枫的哥哥是个典型的书呆子,不爱运动,不善交际,是现实版的谢耳朵。虽然学习不需要我们操心,他的短板缺让老公很是忧心。担心我过早引导他看书识字会让他忽略身边的现实世界,而沉醉在书本里,从而影响到性格。
加上老公认识的人里,他认为“混得好”的全是高情商者,跟学习成绩关系不大。
我自己并未完全认同精英教育,觉得自然主义更加热爱生活,率性而为的态度也是我从小所崇尚的生活方式。
于是,我们的学习机会半途而废了。只每天唱唱熟悉的英文儿歌,偶尔买点绘本调剂。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观察他和小朋友玩时如何沟通。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坚定不移地相信某个教育方法,可能是未经思索的盲从。
如果就此放弃,当然也是未经深思,加上惰性作祟。
老公高中毕业就没认真读书了,所以他的朋友圈里通过个人努力和学习成功的人自然寥寥无几。通过人际关系赚点小钱的人反而多一些。所以他信奉情商,是典型的学习无用论者。
至于过早识字会导致小孩过度注意书本文字而忽略社交,我确实有过忧虑。但是,现在看来枫枫是非常乐于交朋友的。在以后的成长路上,学习知识技能,也是融入周围环境,享受友谊和亲情并重的。
剩下最后的难题就是自己的惰性。要严格恪守学习计划:
[if !supportLists]1. [endif]每周阅读一本新的绘本,从中文解说图片开始,逐渐引入更多英文,关联已知的儿歌和日常用语。枫枫已经进入母语强势的阶段,有时通过情景去猜测英语意思。所以暂时不求全英文阅读。
[if !supportLists]2. [endif]每周学习一首新的儿歌,并重复之前的儿歌。本周是Merry Christmas.
[if !supportLists]3. [endif]提高自己的日常用语积累。English for Everyday Activities每天一页朗读打卡。在生活中多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