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 》之读书札记01

这是一套语文教师培训资源系列丛书,是在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实践中逐渐积累的优质课程资源。

这是值得你慢慢读的书。

主题学习:小说阅读和小说教

专家:邓彤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著有《邓彤讲语文》、《红楼梦导读》等著作 。

01  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

小说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文本,我们读小说的价值在哪里呢 ?

读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它延长了我们人类有限的生命,丰富了我们人生单一的生命。它让我们的生命丰富了、延长了、立体化了、多样化了。

作为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从一个不高明的读者、比较低级的读者向成熟的读者,高级的读者发展。语文老师的作为主要应该在叙述角度、叙述层面。

如果读小说,仅仅满足于读懂故事,就没有必要读小说了 。

02  目前小说教学是什么样态 

(1)非语文的小说教学

教小说的方式,不像教小说,甚至都不像教语文,这就是“非语文的小说教学 ”。

如讲《智取生辰纲》,一节课讨论一个问题:杨志为什么丢失生辰纲?并且总结了八个原因 。这实际上把小说作为一种社会学来解读了,它是对社会现象的评释。这和老师从报纸、新闻上摘取这样一个案例来讲是没有区别的。

读《智取生辰纲》可能不适合去一个个地分析杨志为什么会丢生辰纲,这种分析实际上不是语文式的分析,它变成一个抢劫案案例分析,这样的课就是“非语文的小说教学”。

智取生辰纲

作为一篇小说,它更主要的是讲一个出身显赫的没落贵族子弟,有本领,他迫切想通过某一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他处心积虑,想尽一切办法做成一件大事儿。在这个过程中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又焦虑,又憧憬,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我们要从杨志的心态去体会他的心境,想法以及做法。

(2)非文学的小说教学

如一位教师教《祝福》,把祥林嫂的悲剧描述为现代版的凶杀案,也有一位老师让学生模拟公安人员办案,找出真相,祥林嫂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

祝福

这样的教学,没有涉及小说的言语表达,不需要学生体验文章中的情感,不需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老师把小说教学变成一种筛选信息的阅读。

对于小说这种文学类的作品,去找大量的信息并不适合。这是把文学作品的阅读处理成筛选信息的实用类文章的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