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丽
生命旅程,我们往往都会经历青春时光。然而,时间易于流逝,只有好好珍惜,才不悔青春。
成长岁月,我们往往都离不开勤奋与努力。只有付出汗水和拼搏,人生才可以收获美好。因此,时光不居,天道酬勤。
2019 ,新的开始,再次出发,愿时光温柔以待,也愿自己不辜负每天升起的太阳。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就是不断唤醒,作为一名老师就是陪伴、唤醒孩子内在成长的动力。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方面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打破重构,力求探寻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新学期大会上潘伟霞校长和李曼校长分别提出了“变”和“实”的工作方向,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本学期开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教师一味关注教学进度,忽视学生的状态;教师是课堂主体,将知识掰碎了揉细了“喂”给学生,而学生则被动接收和学习,缺乏思考;教学的难度和目标设计一致,可能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弱势学生消化不良”的情况。这些是我们以往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传统老师为主导课堂的弊端。
我们思考:
如何更好帮助学生成长?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怎么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这学期的教学我们也立足于改变这种现存的状态。变粗为细,变听为说,变说为写,变零为整。总之就是要把学生当做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辅助者,帮助建立互相倾听的学习关系;让课堂教学设计回归学科本质,围绕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刺激孩子主动学习。
正如聂校所说,变首先是我们观念上的彻底改变,改变的是我们思维上的路径依赖;变是我们精神上的大胆创新,改变的是我们的不愿作为;变是我们行动上的坚定执行。
一开学,我们就开始探索具体该怎么去做?
《教师的挑战》一书中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从如何合理组建小组?分组的原则(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等作为参考),怎么指导孩子组内分工?怎样发挥小组长作用?什么情况下适合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应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于是,利用周一例会,大家充分讨论,以期有较为清晰的方向。
开学两周,大家在积极的实践中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张梦老师:
新学期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初步实践了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使群体的力量更强大,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李薇老师:
新学期开始后,我根据学生整体成绩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12组,每组1名组长3名组员。组内组长由各课都优秀的学生担任,两名学习中等的孩子,一名学困生。合作学习开始后,各组组长都很尽心尽力的去帮助、督促组员,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或是不认真学习时,都会悄悄提醒。尤其是奖励机制出台后,各组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能得到最后的奖励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小组增加积分。希望孩子们可以一直保持,能成为照亮别人路途的一盏明灯。
樊艺璇老师: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强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是利用课下或课堂的部分时间自主学习,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感知新知识,对于困惑的地方以小组的单位解决,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启发、纠错和评价。
对比自己以前大班模式的学习深有感触,以前我上学的时候基本上不预习,上课直接听老师讲,如果内容容易,接受起来还可以,但是如果稍难或者前面学的不扎实,就会感到吃力,可是老师并不能因为你一个中断下来,于是一堂课就这么“晕”下来了,好学的学生课下会自己再重新学,不好学的学生就会在下节课继续“晕”下去,恶性循环。就算是学会了,那也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自己并没有深入思考一些东西或者说没有完整地独立地思考过什么,不利于自主探究一些东西,对于任何新知识都有依赖于老师讲解的倾向。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及时的检测反馈和互帮互助的机制,学习效果会更好。更重要的是此种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郝晓宇老师:
教师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对本班人员进行座位分配, 目的是为了孩子们更好更快的成长。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
1.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由于本班小团体比较多 所以重新打乱)带动学习热情(浅)
2.可以促使孩子们在学习上有互相帮助(深)
3.提高学习效率 (深)
4.有团体意识, 知道团队的重要性。团体合作 使学习好的孩子更有效的学习和巩固知识,更可以带动其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杨赞老师:
经过两个星期对合作学习的试验,我从中受益颇多,但也有诸多问题,需要在后面的课堂实践中不断的去调整改正。
最大的收益就是孩子们之间的团队荣誉感越来越强了,他们切身的体验到了团结起来的力量,同时也调动了一部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其次让孩子们之间在无形中形成了相对比较合适的学习搭档,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但相对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让一部分不喜欢思考的孩子更加的懒惰;对那些性格比较静,比较慢热的孩子会比较的拘谨,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对那些比较好动的孩子来说,更加的静不下来;同时也让一部分相对不是那么热心的孩子有点困扰,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诸如这些比较细节的问题,我们目前还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和不断去实践和调整的。希望我们班能将合作学习运用到最好。
每一位老师实践中的感受都是我们课程实践过程中难得的财富。我们就是要这样不断反思,不断前进,真正扎实做好每一项教学工作。同时真诚为了孩子的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在对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的同时,老师们也再作文教学的研究中继续成长着。
杨赞老师:
首先对自身而言,通过入格写作的教研,让我有了整体意识。同时让我们明白了写作教学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自己备课过程中的框架应该如何梳理,备课流程是怎样的,教学流程是如何进行的。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新的思路。希望我自己能够认真的琢磨课本和教材,更好的将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实施。
其次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清晰的写作步骤,这样他们写起来更加容易,也更有目的性。写出来的入格作文结构清晰,主题明确,表达方式运用准确。
郝晓宇老师:
因为之前属于自由写作 ,老师指导范畴比较宽广。 没有什么具体文本来让孩子们学习借鉴 ,现在通过教研后的写作 ,让你感觉很具体 、很明确。 知道怎么写 ,写什么 ,让孩子有话可说 ,有字可写 。而且方向明确, 整体性比较稳定, 不会像之前的大话套话 ,写完之后没有任何的水平, 很空 ,没有主题 。现在孩子们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就容易的多了 。
樊艺璇老师:
作文教研我感受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写作的成败。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其次,一定要抓准每篇习作的习作要求,认真解读每一处关键点,提炼出有效教学目标,只有抓住这两点,作文教学才会变得高效有质量。
张梦老师:
一次次的作文研讨,一遍遍的修改课件,我们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以前孩子们提起写作就头疼,总是无话可说,文章的结构逻辑等都是混乱的,大部分孩子甚至还停留在流水账的水平,还记得第一次用作文课件一步步引导孩子写作后,课下再跟孩子们交流,孩子们都兴奋的和我说,“老师,我写了三页呢”“老师,这样写作文太简单了”,看到孩子们欣喜的表情,再辛苦也值了~
李微老师: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写作教学亦是如此,经历了写作教学课件的制作、修改、分享和再修改,才能真正体会到写作教学的魅力。聂校长的指点总是让我醍醐灌顶,同事分享的习作指导总是让我能找到自身的不足,能让我在我的习作教学中有所成长。
这几位老师的感受应该说是所有语文老师得心声。作为一名专业的语文老师,只有在一次次高含金量的教研中才能有更快的成长。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任,让自己成为一名会研究的并且快速成长的老师,是我们不变的梦想。而这不变的梦想,需要的就是我们真真正正在课堂中不断实践,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不停自我学习研究。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愿时光对我们温柔以待,也坚信我们终归不辜负每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