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只是身体的病》:一本充满同情心,见解深刻的读物

记得前一段时间看了一本书,一位罕见病患者刘开心写的《愿你可以自在张扬》,那些细碎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她不为人知的病痛,那些不被理解的沉重。人们面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时,总是想当然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评说,不管这些话是否会变成一根根利刺,刺痛别人脆弱的神经。

就像《那不只是身体的病》一书中所说:“视域不广,则智慧不深。”有些事情,有些疾病,我们没见过,但不代表不存在。

你生病了吗?可能生病了吧!可是为什么走遍了大小医院,做了数不胜数的检查,却找不到病因呢?

你没生病吗?是的,作为一个健康人,就是故意给自己“制造”一些疾病,然后去接受一些充满了未知的治疗,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是的,你生病了。但就是拒绝治疗,哪怕因此病情恶化,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毫不在意。

是的,你没有生病。但是却被孩子送到了急诊室,只因为他们不想跟你一起过圣诞节,所以便违背你的意愿,把你肆意丢弃,然后扬长而去。

你看,五花八门的理由,五花八门的病症,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有些却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些是《那不只是身体的病》一书中的典型案例,这本书让我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不只是身体无恙,而是一个无形多于有形、精神多余肉体的状态。”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精神科医生阿拉斯泰尔·桑豪斯对身心健康的新观察,他早年于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后进入伦敦皇家医院完成研究生阶段临床医师培训,现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全书共分为十八章,从他踏入精神学的旅途,到这一路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病患,再到一个个病患康复或者与世长辞,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仿佛跟随着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奈,感受了他们的痛苦,也体会到了医生的不易,也真正理解了那句:“德不近佛者不得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得为医。”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们只要去医院,别的先不说,检查单子绝对是一大堆,管他有用没用,先检查了再说。医生好像最擅长的就是排除法,做一系列检查之后,把该排除的排除完,剩下的就是正确的答案。

那如果检查了一大堆,收效甚微,依然找不到病症,那么没关系,咱们就转诊,换一个科室,再来一遍。

桑豪斯医生说:“漏诊是医疗事故,对医生来说是一场噩梦。过度检查则不同,给人的感觉是医生谨小慎微了一点,,但总体上还是在良好地履行医生地职责。”最主要的原因是让病人做检查对医生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好像这永远是最安全的选项,即使它不是正确的选项。

最可怕的是有一种疾病叫做作性障碍,这类患者故意装病,理由却很不清晰,医生不明白,患者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些人自愿去经受完全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险的检查和手术呢?

想知道答案,请翻开此书吧!

就像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神经学教授盖伊·勒施齐纳评价的那样:“作者大声疾呼,反对割裂地看待疾病的身心原因,反对健康问题的污名化,反对把正常现象当作医疗对象,堪称肺腑之言。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乃至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本重要的读物。”

是的,如果你是普通人,要看此书,了解一些未知的精神领域的知识;如果你是一名患者,也要看此书,为自己的无所适从寻找突破口;如果你是一名医生,更要看此书,去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去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医生。这就是一本充满了同情心、见解深刻的读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