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济南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一开始。过年就要有过年的仪式感,这句话用在我们莱芜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到了腊月初八,人们用各种米,各种豆熬制成的腊八粥,来表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等到年底,蒜就泡得色香味俱全了,再配上几个饺子,就让饭量小的人的饭量也大了起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天家家都要祭灶王,不让他上天禀报家中的坏事。在腊月二十八,则是要蒸馍馍了。
过了二十八,就要把家里打扫一遍,然后把炸藕合,炸椿芽等等,都预备好。到了年三十的下午,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就是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要摆好供桌,设好秀案,还要挂上“家堂轴子”,按辈分摆好,讲究的还要在供桌上点燃一支牛蜡,供品则是放上一整只鸡、一整条鱼、一块豆腐、各种水果。再摆上茶杯、酒杯、筷子,摆放工整,然后沏茶,满酒。大年三十这天晚上的,不能睡觉,因为都要守岁。
到了初一,村里就可热闹了,人们都穿着新衣服,成群结队地去串门。到了这天,最开心的就是小孩子,因为给长辈拜年,就能收压岁钱。初二母亲就会携夫带子回娘家过年。初二的下午还要举行送家堂,把写有先祖名字的牌立,按辈分摆放好,和纸钱一起烧,烧完把饺子汤、茶倒在旁边,然后磕几个头。
这就是莱芜的春节,是不是很壮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