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估计就要遭人骂了。什么人啊,中国乃礼仪之邦,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尊老爱幼”。“尊”最大的体现就是孝顺。所谓“孝”,就是顺着父母的意思。父母什么都是对的,不能违背老人的旨意。旧时的婚姻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都要听从父母的安排,这恐怕应该是最大的“孝”了。
注意我今天不是不让你孝顺父母,而是不要“太”孝顺!这个“太”如果读出音来应该是林永健在小品中说的“破了相了!”那种效果。就是无原则的孝顺,无底线的孝顺!
小青的男朋友小林就是这种孝顺的孩子。
小青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小林就叮嘱:我妈30多岁就得了肺病,把我和弟弟妹妹拉扯大不容易,你一定要孝顺我妈。小青一个劲地点头:我一定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媳。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婚后小青处处小心维护着婆媳关系,可是婆婆还是不满意。吃饭要先端给公婆,饭菜要根据公婆的口味做,看电视要由着老人调台,哪怕是最不喜欢的秦腔,也必须陪着看。菜炒得脆了,婆婆给儿子说嚼不动,不喜欢秦腔的小青自己在卧室看了会书,婆婆给儿子说你媳妇躲在卧室不出来啥意思。还有出门回家都要请示汇报。一次小青休息,老公上班,小青出去办个事,想着有一两个小时就回来了,也不影响做下午饭。出门就没给婆婆说。晚上老公就质问小青:“出门为什么不给妈说”?!每个假期小叔的孩子都来玩,一次孩子躺在床沿上,把没脱鞋的脚蹬在墙上,白墙上到处都是鞋印子。婆婆见状说小孩:快把脚放下来,你大妈(小青)看见要骂哩!小青给我说这话的时候,满是无奈和委屈。类似这样的事情天天都有,婆婆经常在儿子面前说小青的不是,最可气的是,老公永远都站在母亲那一边,尽管有时候明摆着是婆婆不对,可还是嫌小青做得不好,让他愧对母亲。
时间长了,小青压力很大:“我不管怎么做婆婆都不满意,老公更不满意。害的我们现在夫妻关系都不好了。老公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回来就陪着父母看电视,或者在父母的卧室陪着聊天。看着他们谈笑风生的,我感觉我就是个外人。”
小青的烦恼其实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儿媳妇的烦恼。婆媳关系不好相处,尤其是那些贫困家庭出来的,儿子觉得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供自己上学不容易,所以一定要顺着父母,再不能让父母受半点委屈。父母也觉得辛苦大半生,终于熬出来了该享福了。更可怕的是很多现代的婆婆,却是旧式的思想。对即没生也没养的儿媳妇要求苛刻。在一个家里生活,哪会没有矛盾,舌头和牙齿还打架呢。这时候如果再碰上个不分是非对错,一味盲从的儿子,可就有儿媳妇受的了。在付出得不到肯定,失望、委屈得不到理解的情况下对婚姻也就失去了信心。
孝,但不能愚孝!父母是人,没必要当“神”供着。是人就会犯错,所以父母也会有错的时候,不要一味责怪自己的老婆。
如果你的男朋友没主见,对他的母亲言听计从,或者有恋母倾向,或者你感觉到你未来的婆婆对你有敌意,控制欲比较强,认为是你抢走了他的儿子,那你就要三思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