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去丹阳国际眼镜城配眼镜。
导航作怪,忽悠我们在眼镜城附近,丹阳站前绕了两圈。烦躁么,略有一点。似乎是这个小城,想让我们多停留。丹阳印象,一直在脑子里晃荡盘桓。
先生突然说:你不是有个闺蜜,嫁在丹阳的?
我说,是的,上回见面,还是她婚礼时我来的丹阳。距离近,却也没再见过。久不联系,不想打扰。她在医院上班挺忙的,就没跟她说我来了。
他又说:啊,她不是找了个富二代,做全职太太的么?
全职太太,否认。男方条件是不错,有自家的公司。但她,没有停止医院的工作。如今,护士帽上有两道杠啦。
我女儿小时候,她曾寄来一箱衣服,新的旧的都有,传递爱和温暖。
后来她生了二胎,愈发忙碌。二宝取名时,有征求过我的创意。
近几年,虽不联系,朋友圈能看到些许踪迹。
我这个闺蜜,是高中同桌。长得好看,浓眉大眼。写字和画画,都很擅长。当年看似叛逆不羁、性格冷淡,其实内心丰富又细腻。
而我,在名校里胆小封闭,不愿与人多言。
这样,差别很大的俩人,也成了好朋友。
毕业时,她说,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疯狂,她会躲在时光里安静…
一语成谶。
她在经历第三次高考后,选择护理专业,去了遥远的昆明(其实,前两次考得也并不太差)或许,当护士才是她的宿命吧…
离开家乡读大学后,我确实略有疯狂。在干冷的本省北方:学会吃辣和喝酒,写诗,暧昧邂逅,逃课,谈对象,打游戏…把青春岁月里,所有压抑的自我,通通释放出来。
她在四季如春的南国,说当护士不能太闹了,性子沉寂下来。啃了一本又一本医学书,完成了她的本科学业。她也交了男朋友,青涩的爱情里,是为对方考虑更多的那个。
专业和爱情…都对她产生影响了么?
大学毕业,她在上海工作,两年后分手。认识了她身高一米九的先生,憨厚善良,性格温和。相知,相爱,相惜。
结婚生女,定居夫家故乡——丹阳。
高中(不同班时)和大学,我们互相写信。课业未来,人生理想;大到情感,小到饮食…碎碎叨叨聊了很多(我是真的老了,没有把这些文字翻出来的欲望)
曾经,分食香甜热乎的烤红薯,一人一半。你看我,我看你,乐呵呵走在热闹的街头。
她是第一个,对我说“我爱你”的女人。互赠很多礼物。
如此浓烈,竟也在漫长岁月里走散了…大约,有十年不见?
坚强的春日茉莉。亲爱的你,过得挺好吧。
想念。
清明假期后,我去丹阳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