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目前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但基本都是根据以下以原则设计的:1.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品种,最好采用他们的休眠体(如芽孢、分生孢子等),2.创造一个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不活泼、生长繁殖受抑制且难以突变的环境条件,如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等,3.尽量减少传宗接代次数。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经过以前关于生物学的学习,我很容易联想到了采用休眠体保存和将他们处置于繁殖受抑制的方法将它们保存,但是我没有想到减少传宗借代次数的办法,并对其原理不清楚,我认为和第二点一样,将他处于活性低的地方,限制细菌活跃的活动从而实现减少它传宗接代的次数。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实际上第二点和第三点之所以分开来讲,便证明它们是不同的原则。第三点应该是通过从根本上阻碍细胞的分裂从而实现减少传宗接代次数。将他保留在一个良好形状的静止时期。我之前的想法明显是矛盾的,我认为第三点是多余的,它本质上是和第二点是同一种原则,然而我错了,两点之间互不干扰。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日常中遇到新的知识,我们不应该着急将其归类,应该经过深度思考后明白其中的道理,并查阅相关的知识,再将其分类。将保存好的菌种放置于易于生长的环境中,将其恢复活性,便可在水处理中发挥其优良的性状,从而达到协助水的处理的效果。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通过对菌种保藏的原则的质疑到思考其中的原因,再得到一个自己接受的结果,我认为我这次的思考是值得夸赞的,首先我勇敢提出了质疑并加于思考是一种好的决策。书上对知识惊醒了分类,是以原则性来进行区分的,并不是一种方法,所以我应该学习对知识溯其本源,而不是停留在浅层。大胆进行分类,能够更好的记住、理解知识。既然能够使生物保藏优良性状,那有没有办法在保持优良性状的同时,分裂出新的形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