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
54意义重大,却将古文化一刀斩断。古文传承千年,只因普及不当,并未有错。部分人士只有求进之心,学问修养不足,才出了问题。
唐宋以来,四书五经中的孔孟被解读出错。南师认为,应该“以经解经”,就是仅读原文,把原文读熟了,它本身的语句思想,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
中国文化主要是儒、墨、道三家,历代君主主用道家。每逢变乱,拨乱反正,都属道家之功;天下太平,则用孔孟儒家。
秦汉以后,孔孟与道家分离。到了唐代,中国文化已是儒、释、道三家了。
“释”就是印度佛学,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宋以后,印度已无真正佛学,而被阿拉伯的回及婆罗门等所占据。现在要研究真正的佛学,只有到中国来。
“三家店”的佛学像百货店,百货杂陈,样样俱全,可逛可买,也可不买不逛,但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道家包括兵家、纵横家,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是粮食店。后来被打,只吃洋面包,吃久了胃会出毛病。
研究中国文化并不是开倒车,而是要以最新的观念去理解它。
自秦代以来,中国法律系统的哲学背景,是以四书五经的道德观念做基础,是一种宪法思想。
宋朱熹注解《论语》,为科举所用,功利太强。孔子在《易经·系传》里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人类的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想要表达的思想。他早已料想到多年后人们对他著作的误解,真大智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道家所谓的“真人”,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发挥了“人”的最高成就,孔子认为这就是学,就是学而之人。
学问从哪里来?从人生经验,做人做事上去体会,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这就是“学问”。反省后,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故,学问的宗旨,随时注重“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
2.
寂寞的享受
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孔子看到,即使社会安定,解决问题也要靠思想的纯正,亦即过去所谓之“德性”。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所以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
“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而来,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理解你的人可能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五百年后汉武帝时得以兴盛,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不亦乐乎”。明代陈眉公说过:“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有此胸襟,有此气度,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