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星期六,可能天气阴沉沉的,加上昨晚没有休息好,一整天都晕晕乎乎的,老是想睡觉。突然犯瘾似的,想喝茶。
索性也不嫌麻烦起来。一边烧水,一边洗杯子找茶叶。其实我最爱喝龙井,春夏天买的茶叶已经喝光了,叮嘱先生再买些回来。然而他说卖茶叶的老板说了,这个季节已经没有好的龙井,只能喝铁观音。特意找了一个玻璃杯,泡了浓浓的一杯,这才是“吃茶”应有的样子。
在我的家乡,茶都是用“吃”不用“喝”的。大约,在乡亲们的概念里,茶,和一日三餐必吃的饭一样重要,所以,吃饭,吃茶。对,还有烟,不是用吸的,吃烟;还有槟榔,不是用嚼的,而是吃槟榔。
印象里,妈妈是最爱吃茶的。每天至少三杯茶。早晨,吃完早饭,收拾完毕,煤球炉上的烧水壶壶嘴儿也开始咕咕咕冒热气了。这时候,妈妈就会随手拿起一个茶杯,洗洗干净,用三个手指头从茶叶罐里捏一小撮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滚开的热水往茶杯里倒上一杯。
有时候,水开了,妈妈如果还在洗衣服,就会让我给泡。有一点是我一定要谨记的,茶杯里的水绝对不能倒满,否则就得挨训,因为妈妈总是说“酒要满,茶要浅”。但是又不能太浅,如果只有半杯,那会给人感觉是别人喝过了剩下的,最合适的高度就是把水倒到离杯沿大约一个指肚的距离。不仅倒水,妈妈对茶叶的量也很是挑剔,不能多一片也不能少一片,茶叶泡开过后,至少盖过杯子底儿;多了也不行,不仅茶太浓破坏了茶的味道,浪费茶叶也是不好的。茶泡好了,喝茶也是有讲究的。妈妈喜欢喝热茶,总是在茶泡好以后,稍微凉一会儿,只要不是特别烫嘴儿的时候就可以喝了,即使是最热的大夏天也不例外。
现在想来,每次喝茶的时候,大约是妈妈最享受的时候吧。或者端坐于门口的靠背椅子上,或者端坐于电视机前,或者坐一旁看着我写作业。翘着二郎腿,左手随意搭在大腿上,另一只手端着杯子,茶水很烫,一次只能小心翼翼地喝一小口。然后把举着杯子的手放下来,用左手托着杯子底儿,右手握着茶杯上的把儿。也许只是静静地坐着,也许会和身边的我们扯几句家常,再接着喝下一口。
等到茶水喝完了,这才是真正吃茶的时候了。一杯茶只泡这一次,水喝完了,妈妈就会用食指和大拇指把茶杯底下剩下的茶叶捏出来,送到嘴里,慢慢地嚼碎,吃下去。我小的时候,馋。每每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捏起几片茶叶送到我的嘴里,让我也一起品尝茶叶的味道。
饭后一杯茶,这是妈妈坚持了一辈子的生活习惯。等我长大了,看到书上说饭后喝茶对身体健康不益,我也曾经对爸爸妈妈说过。然而,一辈子的生活习惯,岂能是说改就改,后来也就只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了。
除了饭后这三杯茶,每次家里来客人了,妈妈也要陪着喝一杯茶。乡下人生活闲适,除了农忙的时候,要么聚在一起打牌,要么聚在一起聊天。妈妈不打牌,不爱串门,所以,都是邻居们上我们家来串门,每天都会有人来。就算是每天都来,每天也总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婶婶姑姑伯伯叔叔们来了,妈妈都会让座,泡茶。小时候每天看着人来人往,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好生怀念,更是羡慕。
写到这儿,我看了看我杯子里的茶叶,泡开的铁观音茶叶实在是没什么卖相,这样的茶叶如果被妈妈看到了,一定是会被嫌弃的。因为妈妈喝的茶叶虽然远没有铁观音价格这么昂贵,但是茶叶细嫩细嫩清香清香的,吃到嘴里,嚼起来也是鲜嫩顺滑,回味悠长。这些茶叶大多数是从附近的茶农家里买的细茶新茶,还有一部分是自家茶树上采了茶叶自己加工而成的。
我们家没有茶园,只是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几株茶树,春天的时候,隔不几天可以摘一次茶叶,洗净晾干揉治以后,在铁锅里烘干,脆嘣嘣香喷喷细细的茶叶就做成了。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刚摘下来的绿芽,加工以后变成了黑色的茶叶,开水一泡,又变回了绿色的茶叶的样子,连汤汁也是清绿清绿的,顺着四散的热气,散发着袅袅茶香,回味悠长。
因为知道妈妈爱吃茶,所以,后来一有机会,我每次回家,还有妈妈在我家住的那段日子,还有那年妈妈去世我在家守灵的那几天,几乎不眠不休,每次饭后,一定都会泡上一杯热茶放在妈妈灵前。那个时候,能为妈妈做的也就只有这一件小事了,我相信,妈妈一定还能像我小时候那样,端着我给她泡的茶,悠悠地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