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那个黄昏
小时候,我们上学的地方,是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青砖青瓦。后来学生多了,村里在四合院的外围盖了四间宽敞明亮的红砖红瓦房。小学生在四合院,初中生在新瓦房里。不管是四合院,还是红瓦房,都有我曾经的教室。
后来,村里又新修了楼房做学校,旧的学校就闲置了,慢慢就有些破败,以前的院墙也倒塌下来。
因为喜欢上学,喜欢读书,对于学校,便有些难以割舍的情怀。这一天黄昏到来的时候,我想去自己曾经坐过的教室里看看。
这里已然没有了往日书声琅琅的热闹,门窗破损或者脱落,砖头扔着到处都是,桌椅板凳被堆放在一边。墙角的蜘蛛网破了一个洞,一只蜘蛛正攀爬在网上。
看到这样的景象,心里觉得有些凄凉。
从教室走出来,落日已经不见了,余晖还在,西边的天空被橘色的晕染着,煞是好看。准备抬脚回家时,却看到二清在路边站着,望着我微笑。
我有些吃惊,但还是笑着问他: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并没有回答我的问话,却瞅着我身后的教室说:这里已经没有了当年我们上学时候的样子。
我也回身看了,然后说:是的,所有的印记都找不到了。
怎么会呢?二清看了我,我看着他的眼睛里有一洼清水,幽幽地,闪着波光:我记得你上学时候的样子,长长的辫子,走路一甩一甩的,经常在古井旁边的枣树林里读书。我还记着,那时候只有你一个人有《少年文艺》,真羡慕呢。
二清欢快地说道,显得有些兴奋,英俊的脸上有一些微微的泛红。
我不由得笑起来:长辫子早剪掉了呢,梳起来好麻烦。现在好,不用梳头。
现在像个男生了,比我的长不了多少。二清打趣着说道。
我忽然想起来他初三时退班的事,他告诉我,初二正好开了英语课,只是想从头学起。
那个年代,我们的课程比较单一,多年的农村教育理念置后,在我的概念里,仿佛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可以是好学生。所以尽管在初中,开设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足够的重视。
我的学习好,也就仅限于语文数学,这在后来,也成为了我人生的短板。
二清说:我记得一次语文课上,侯老师夸你,说我们班上你最小,最懂事,最爱学习,你对每一课的领悟已经超过了她的学识范围,她说已经教不了你了。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了,你竟然比我们小一岁。
二清居然还会记得这件事,当时还是他在课堂上接起老师的话问,班上谁最小呢?
我想,当时侯老师是想告诫大家好好学习,拿我举例而已。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她的好,从小给了我们扎实的语文基础教育,让我一生受益匪浅。
看着天边的一抹红云散去,天色就暗了下来。二清看看我,然后不好意思笑笑:光顾着跟你说话呢,该回家了。
我跟他告别,转身走的时候,他忽然拉住我的手,我的手心里多了一张纸一样的东西,很小却叠的方方正正。
他低了头羞赧地说了句:明天这个时候我们见。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自己一溜烟地跑了。
瞬间,我的大脑空白了,不知道该想什么,或者什么也想不起来。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渐渐浓缩成一个小黑点,直到消失不见了,我才想起来,手里还有一张被捏得有些发潮的纸条。
纸条打开来,但是已经看不清楚,天黑了下来。
晚上,我悄悄看了纸条,二清只写着一句话:常常想起来,上学时候你扎着辫子在枣树下看书的样子。
那片枣林,我最喜欢读书的地方。
初三下学期,到了中考复习阶段。老师允许我们走出教室,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背诵要记的知识,枣树林就成了我读书的好地方。
枣树林就在学校的旁边,那时正是枣花盛开的时节,到处沁润了枣花香浓的味道,蜜蜂嘤嘤嗡嗡,嫩绿的枣树叶在阳光下晶亮。每一道题,每一个概念,都带着枣花的芬芳被留驻到了记忆的深处。
所有的开始,仿佛都是在情理之中,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在这一刻发生了。
或许我早就应该明白,诸多的偶遇都是二清的等待。从什么时候起,在他心里最最神圣的那个地方,开始藏着一个扎着辫子在枣树下看书的女孩儿??【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