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但行耕者
01
有人说,要打破自我的标签,敢于撕掉自己或社会贴给自己的标签,不要以为自己就只能是某一样的人。
也有人说,要做个斜杠青年,能给自己打上更多的标签,尝试担当多种的职位角色。
似乎都有道理,但到底是打破自我标签呢?还是努力贴更多的标签?
还有一个流行的问法:你愿意做知识广博的狐狸呢?还是做一技之长的刺猬?
02
自媒体人应该都有这个意识:做自媒体,首要的是选定位。
市场竞争激烈,高手云集,要想让市场记住自己,必须让自己的标签越鲜明越好。写的文章,范围越聚焦越好,越聚焦,竞争对手就会越少,脱颖而出的概率就会更大,才能让用户一想到某个领域就会想到自己。如果不是大师级的人物,就应该把目标定位在成为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No.1。
财新主编王烁提出了做“智识的游牧民族”的说法,他认为人不能固守在一个地方,需要不停游走,哪里水草丰美,就到哪里去驻扎。
在一个成熟的领域,竞争激烈,第一名只有一个,挑战难度极大,需要花费的成本极高,与其正面竞争上位,还不如换个场地重新开盘。
另外,一个人,如果同时在几个领域都能达到一定水平,其所蕴含的整合能力,也是一项竞争优势。比如,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只要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做访谈。新闻从业岗位,就是通识型人才的客观需求者。
查理·芒格提出了多元化思维模型。作为世界最著名的投资家之一,芒格的知识库里,涵盖了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的思想。
查理·芒格认为一个人不能只精通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要避免成为谚语中所说的人: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03
两全其美的方案也是有的,做个一专多能的人。
既拥有广泛的通识,在一个领域又能深入,在“广”和“深”两方面都能实现双丰收。
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太大的挑战。
在一个领域都搞不定了,谈何在多个领域成为能手呢?
04
另外一个方案是:做个学会抬头看天,低头看路的人。
让自己保持终身学习,不固化思维,保持自己知识的广博度,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了解新动态,不断调整新方向。
但在已经选择的方向上必须坚持专注,深耕细作,达到领先水平。
05
其实,打破自我标签也好,打上自我标签也好,要求的都是要用发展变化的思维看待问题。
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发展,一边撕下旧标签,一边还要贴上新标签。
狐狸只能是狐狸,刺猬只能是刺猬,人类在社会的角色是可以变化的,今天可以是个大学教授,明天也可以是个企业家。
敢于撕下标签,也勇于贴上标签,做个勇敢的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人吧!
一切都是变化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