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还记不记得欧阳修的这首词?这首名为《生查子  元夕》的词。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说的是: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今天我们不谈欧阳修词的造诣,也不说词的意境。只是谈谈这月色,这灯光。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间应该是傍晚时分,暮色刚落下的时候,月亮还是朦朦胧胧,暮色也是朦朦胧胧,并没有黑定下来。

感觉可以看见人的影子影影绰绰,并不是可以很真切的看清面容的那种。

仅凭记忆,仅凭身影,仅凭走姿就可以判断是谁的那种。

想想是不是很美?一切在月色下像批了面纱,变得柔和起来。这时白天的理智少了,心里感性的部分在月色下被放大,被呈现。

放松的时候人更接近最真实的自己

月光功不可没。月色下人更容易关注的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而不像白天,更多的是视觉听觉为主。

夜色下的静谧只属于自己,是和心灵在一起的时间,情感变得丰富,丰满。

古往今来,出现了很多以月光寄托情感的诗词。

比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再比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很多很多与月亮有关的诗词,与其说人给月亮赋予了太多情感,不如说月光开启了诗人才思的开关。

人约黄昏后那首词里,除了月光,还有灯光,灯如昼。

灯光明亮的像白天一样,像白天又不是白天。突出来白天的美,掩盖了白天的不足。灯光下的一切都柔和起来。

研究表明,灯光下看人比平常要漂亮十倍

瞧瞧这灯光的力量,并不比月光差多少。

想想看,头上有月亮来烘托气氛,地上有灯光的美化效应。所见之人明目皓齿,面若桃花,如何不让人心存美好,一年以后还记忆犹新如昨日一般。

你想不想也来一次这样的体验?

马上就到中秋佳节,月亮又大又圆,这一项满足了。

灯光不愁,到唐城影视基地来,最近开启了夜游唐城的项目,大唐盛世在高科技灯光下,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家人团圆,好友聚会,恋人相约,即便是一人体会孤独,都可以满足你所有需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节目表演也是一大亮点:

《大唐倚梦》讲述现代男主人公“城城”追寻梦境中忽隐忽现的唐朝女子“唐唐”,跨时空的爱恋迂回交错,刻画了一段缠绵刻骨的爱情故事。

夜游实景秀《大唐倚梦》的总时长在100分钟以内,分为行进体验和驻足观赏两大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旅程从凯旋楼开始,一路穿梭明德门;朱雀廊;朱雀门、瓮城;牡丹坛;御花园;环廊;宣政殿;青龙寺;东西市;胡玉楼、涧南别业十一处唐朝地标情景再现,展示不同身份、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各类文化的融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以在每个月夜,可以在中秋,可以在每一个你想去的日子。

无论如何,你来与不来,唐城都在那里,在那里等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