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工作日的清晨,迷迷糊糊睁开双眼时,仿佛又陷入了新的循环。当你克服困意起床洗漱,匆匆吃完早饭来到公司的工位上坐下,打开电脑后被扑面而来的工作讯息淹没,这种无力的疲惫感油然而生。我们一直在忙碌,但到底在忙什么,没人能讲得清。各种琐事小而杂,如同路上的小石子磕磕绊绊。
生活本该如此吗?看着周围人犹如NPC一般,每天路上都能碰到熟悉的陌生人时, 觉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个循环中。如果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事,永远都跳脱不出。
曾经的我们是被推着走,有大人给我们安排的目标。但到了社会上,这个目标就需要自己去发现,没有人能指定你的前行方向。
在看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后,我发觉自己花了太多时间在各种不重要的事情上,想要多面手结果却两手空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电池一样,从满电到没电有一个过程,这就代表着你的一天活动。当一堆杂乱无章的事仿佛受惊的蝙蝠闯入你的日程中,内心的勇气让你临危不惧,驱散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分配更多经历到需要那一件重要的事上,一路前行。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如果每一件事都花费同样精力去处理,那将会深陷琐事的泥潭中。事事重要意味着事事都不重要,如同二八定律分布,绝大多数的回报是靠少量付出得到的。如何去缩减自己手头的任务,区分轻重缓急,这是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尤其是要学会拒绝。
拒绝这件事对我来说有点困难,从小都是被教导要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可是到了社会上、工作中,似乎换了一种套路,自私才是主旋律,如果你事事都帮别人做反而会被说太老实。当你跨出第一步,说出那个“不”字,不管是有没有理由借口,当说的次数多了别人也就习惯了,不会事事都来找你。
分心一直是人的天性,人很难专注做一件事。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总是习惯在一个时间段完成多项任务,比如洗漱时候听播客、吃饭的时候刷视频。当事情都挤在一块完成时往往会得不偿失,刷完牙播客的内容还记得多少?吃饭时刷视频还能记得吃了什么?让自己回归当下,做最重要的事。
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想在一方面有成就,就需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是事业上的成就,还是家庭的幸福。书中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动态制衡,当一方面过于失衡的时候需要及时拉回来,而不是时时刻刻去保持平衡。你不可能既要又要,拥有全部的好处而将坏处丢在一边。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要学会舍得。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准那件关键的事,能够撬动未来的事。全身心投入其中,抵达一个又一个的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