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57——上天入地
上天入地,在百度汉语中释义: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在这里指精神和行为层面。
7月5日,在曲阜执行师三阶段课程上,孙峰董事长也讲到了“上天"获得做事的精神或意志的力量,"入地"获得做事的实际方法与技巧。这与NLP理解六层次中的精神和行为层次也差不多。如果一个人为做一件事而做一件事的话,所达到的效果,与站在“精神”的高度思考:“我做此事对周围的人有何意义?”“我为了谁而做?”效果会大不一样。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惯性思维:如果一件事为做而做,做的过程中不会精细、也不会下劲,会有“差不多、无所谓、这样就行了、又没有谁检视、比不做的强………”的应付心态,不仅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越做越没劲,回头一看,没几个做的,或者说做不做一样,我也不做了,就不会做长久。如果站在“精神”层面,就会考虑社会意义,受益群体,会有一种“大爱”之心支撑自己去做。一想到受益群体和社会意义就会激发做的信心,冥冥之中好象看到“期盼的眼神”鼓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效果会更好,也会长久。
本文中的“上天”就是指的精神层面。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精神层次是不一样的。有的为个人而活、有的为家人而活、有的为一村一镇一县一市一省一国而活,不同层次,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层次往往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不过被现实捆绑住了,所以表现出飞的不同高度。从客观外在世界来说,人受到的限制无所不在,或来自社会、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自身,可以说“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要在客观世界中摆脱来自各方面的限制,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中却可以达到。正如庄子说:“乘物以游心。”庄子的“游心”即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无限的漫游和逍遥,是不受外物约束的,在精神世界中达到的一种“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当然,这种“游心”不是“胡思乱想”“逃避现实”,更不是“精神胜利法”,而是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什么,人一旦心情不开心、不高兴、有事缠身时,就会不自觉地想“静一静”。“ 静”的过程,就是自己的精神进入一种“个人世界”的过程。在这个精神层面的“个人世界”中是多么的放松,一切“铠甲”都将徐徐卸下,让自己的深心达到最大的放松。这与我们与潜意识沟通是一样的,达到“入静”状态。一旦“入静”,就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思绪也会无拘无束,得到片刻的宁静。可见,“上天”多好。
“入地”是什么呢?在这里就是指的行为层面。对于我来说,也就是落地实修。我们评价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到他的表现如何?也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怎么样?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精神层次的高低,外在表现为行为层次的高低。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行为表现也越好;反之,亦然。就象我们360作业一样,我们采取三人组的方式,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又有班委最后监督,不按时写作业都不行。但就是这一举动,外在只是形式,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人。如果一个人坚决不写,再好的监督也没用;如果一个人想写,不用监督都写得很好。在监督之下,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认真者有之、急急慌慌写者有之、应付者有之等等,不一而足。真正受益的还是本人,谁写谁受益。在理解层次“精神”高度审视这个“小习惯”,得到的能量和动力是不同的,至于怎样的不同,只有自己最清楚。而这一切的基础起步于——我选择为我的行为负责任。
既上得了天,又入得了地,从“必然王国”游刃于“自由王国”。这一切,无不源于个人的本心——落地实修。
2018年7月10日16:53 陈涛 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