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绝望的妇人,一段明快的吉他曲,一个踌躇满志的男人,影片的一开头就把即将到来矛盾的所有要素直接摆在每个观众面前,当乔安娜(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打开门的那一刻起,似乎所有的情绪就注定要激烈的碰撞,可是导演罗伯特•本顿却耐住了性子,让两个人在不同的维度盘旋,克莱默先生滔滔不绝的聊着自己的“成功”,乔安娜隐忍着诉说着自己要离开的意图,直到把家里所有的家当一一摆在桌子上的时候,克莱默才从要成为合伙人的喜悦中逐渐回到现实,他想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却听不懂女人每一句想要离开的理由,就像《爱情神话》里的那句台词:“男人的问题就是想的太少,女人的问题就是想的太多”终于乔安娜留下一句“我不在爱你”离开了家,徒留克莱默无所适从,他打电话问乔安娜的闺蜜,听到的只有指责。
影片没有播放任何之前生活中克莱默如何弃家不顾,乔安娜如何独守的空房的片段,甚至在正片中都鲜少提及,但是导演却以一场寥寥数句的开头把所有要说的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我喜欢本片的原因之一,后面剧情的走向就很明朗了,一个从不顾家的男人必定要以喜剧的形式面对生活的困窘,和儿子比利的相处也是自我救赎与完善的过程,这样的桥段或许现在的观众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不要忘记这部影片拍摄于1979年,导演罗伯特•本顿已然用能一种平缓而成熟的叙事手法给大家讲故事,这也是本片是经典的原因,他是先河是始作俑者。
影片的中后段主要是夫妇两人争夺孩子抚养权的剧情,克莱默开始逐渐意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乔安娜完成了对自我的解救后也想填补这场悲剧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的孩子,其实折中而论克莱默夫妇两人都在这场婚姻中扮演着自我意识的捍卫者,对于孩子,这个中央地带,他们一个从坚守到远离,一个从无视到靠近,没有对错,也没有胜利。
如果你一口气看完电影,你会感觉导演像一个诗人,用极简的电影语言描绘着故事,缓慢但不拖沓,简单但不空乏,再加上达斯丁霍夫曼和梅姨这两位艺术家的诠释足以问鼎52届奥斯卡金像奖,不过对于观看这部影片的人群我倒是建议起码婚后五六年再去看,这样你才能被打动,被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