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记忆,余秋雨这个名字不知道什么时候入脑的,最初也是泛泛的知晓。后来从某个综艺节目中再次看到他,从他侃侃而谈关于文化的注解后才着重关注他,也在度娘中输入词条“余秋雨”,给出了“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等。在众多的称谓中我还是喜欢他文化学者这个身份,读书心得就从我拜读的第一本他的书《文化苦旅》写起。
不知道当时处于何种心境,拿起书后并没有着急打开阅读,而是盯着封面上跃入眼帘的四个大字“文化苦旅”思索:书中会讲些什么内容呢?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什么?“苦”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韵意是否相同?“旅”和认知中的旅游是否一样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翻开了目录,除了新版小叙外还有26篇旅文。
全书是从家乡的“牌坊”作为开始的,这也是作者决定苦旅的起点,特别是文中何老师所说的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想想这样朴素的话语中意味是何其的经典,走出去才能引进来,变才能通,通才能远,这不正是社会发展的前奏吗?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而作者却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是的,书就是路,路就是书,哪有人能把它们分的清,又岂能划分的清楚。在阅览群书行走苦旅之后,作者最大的醒悟就在于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确切的说,是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这种醒悟和当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否是异曲同工。
阅读到他的“道士塔”和“莫高窟”给我一种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愚昧的中国道士乃至一切卖国者的批判,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对于王圆篆这个"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进行了痛苦的反思。而他眼中的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佛号、诵经声、木鱼声、旌旗飘荡声,民众笑语声,还有石窟外的山风声、流水声、马蹄声、驼铃声。身不由己,踉踉跄跄,被人潮所挟,被声浪所融,被一种千年不灭的信仰所化。
“世人皆向往峰巅,向往高度,并且不予余力的为之奋斗,但有谁能想过,当你真正登顶后会发现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驻足久坐?世间美景皆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简单的絮语,这是何其深的人生感悟驻足高处不胜寒之地才有的至理箴言,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境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提到“宁古塔”,这三个字成了古代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我在很多清剧里也有所看到。“株连”是古代为官者常态化的刑罚,正如“树上叶子那么多,不知哪一片会出事而祸及自己,更不知自己的一举动什么时候为危害到整棵大树,于是只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于是作者推测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但又带有多少的悲情色彩……
如饥似渴的拜读完整本26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名虽有一“旅”字,虽然描述的都是作者脚步所能丈量到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悟,但全本读完我的心情却很沉重,掩卷沉思很有一种沧桑的气概和苍老的心境。这种沧桑和苍老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从步子的艰难跋涉到心灵的强烈洗礼,从听闻到见证再到感悟:"每到一个地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如梦起点的出发,中国之旅的感叹,世界之旅的寻源,人生之旅的积淀,文人的脚印和人生的苦旅两种镜头和滤光交替辉映,厚重的文化气息围绕墨香,宁绕我的心弦。读着读着光与影的历史画面就会映入脑海,久久的连贯回放;读着读着我就觉得有种欲望冲破大脑,那就是寻着作者的印记也走一遍书中所描绘的地方,实地感受一下无数高贵的生命支撑起的历史与文化的宽度与厚度。
文化苦旅,苦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