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都不能误,但如果非要有一个先后,那么是先人员管理,后是养数据,人才是重要的,而数据是人行为产出的数值,属于事后总结与分析,并不能提前预知未来的发展形势,但人是可以有预见性的判断并提前布局。
人比数据重要——人的行为会产生数据,但你要收集哪些数据?
团队人员的建设可以先搭框架,但前期不建议你直接把这个人限定在框架里面,这取决于你的业务量是否有做起来,如果业务量做起来了,需要大并发量时,自然需要人员专业化分工,于是才有了框架。
一般来讲,框架的搭建是伴随着管理系统的实施,人员责任的划分,以及经营风险的规划,能肯定的是财务部一定要先搭起来,毕竟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财务员工少时,应该就让一人身兼多职,或者是在业务量没有起来的时候,应该将其外包。
说白了就是业务量的问题——这事跑得通吗?规模化发展得怎样?这又回到了一切的原点:人才是关键因素。业务在做起来的时候,才会分化出现纯管理的岗位,如果没有做起来,那么管理者与做一线业务的人,应该是合并在一身的,这就构成了创业公司老板和一些员工为什么是身兼多职的原因。
1.业务量怎样能跑起来?这才是数据来源的根本!
根据我们自己的商业模式,我们要考虑以下问题:
谁是我们的目标客户?
我们提倡的价值是什么,这些价值会得到客户的认同么,他们认同后是否愿意付费?
我们公司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传递这些价值?
怎样获取新客户并维护与其的关系,不断地与其合作,持续获利?
为获得这样的收入,我们的成本由哪些构成?运营资金来源于哪里?能坚持多长时间?
我们的收入到公司账上的时间要多久?公司是否能运营到这笔款到账?
我们的核心资源和能力是什么?怎样打造与维系?它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分别又是多少?
2.根据以上业务的逻辑,我们需要找到什么样的人来把这些业务模块“拎”起来?
销售:前期可能是你先跑客户,目的是验证你的想法,以及根据客户给的反馈,自己判别个优先级,根据自己的洞察,把某个重要的功能/服务先做出来,留住客户,满足其主要诉求,与此同时,你要找一个销售来分担你的时间,让你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整体运营上,而不是扎在某一个点上不出来,导致顾此失彼,销售在前面应该是重心,很多企业会用一个策略,就是通过补贴、免费(不赚钱的意思,并不是不要钱)来引流,让客户先进来,慢慢地维护起关系,在运营中挖掘可赚钱而你又能提供价值的事,并给后端以反馈,早日把这种服务以更低的成本搭建起来。这里面要考核的数据就是新客户的数量、成交客户的数量、成单金额、毛处率、回款额、回款时间、客户流失数等。
产品端/服务端:这必须要把人员配置起来,目的就是把供应链后端整合起来,为前线的销售输出“子弹”——给前线人员供给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产品,保证各环节的客户体验是在当下资源支撑下最好的体验,并在持续不断地优化成本而努力。如果是系统、APP等虚拟的产品,建议前期找到一个技术大牛,并用在第三方的开源成熟的工具上开源,搭建自己的产品,这样既能避免一些没必要走的坑,又可以在某一个程度上做到规范录入和输出,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的成本。如果是实物的产品或服务,则要考虑是前期只负责研发与设计,把生产和组装这块外包给代工厂去做,会减轻你很多不必要的支出,这时你需要找一个可以把供应链整合起来的总负责人,让其去负责落地的细节,搭建团队人员,此时你要考虑的成本是团队用人成本、设计和材料费用、运营成本、供应商外包合作成本等数据,更应该关注产品/服务的开发进度与上线日期,以准备相应的营销活动,保持整体业务向前进。
大后勤:财务、行政人事、IT管理等岗位。在业务没有跑起来的时候,最好这些岗位先兼顾,找一人身兼多职,等业务量跑起来后,就慢慢地分化出独立的岗位。在这里面,最有可能先独立出来的,肯定是财务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点就企业在小的时候,就应该要开始全面预算管理,无论是上什么项目,都应该要先做预算提交上来,等评估过其可行性和核算其经营的成本,等通过了再去干,而不是一味地投钱进去,导致该花在其它地方的资金被占用或挪用了,而项目经理却没有想办法在有限的资金、金钱上下功夫,只知道投钱就能解决问题。所以项目成本、投资回报在前期创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先报上来评估。而行政与人事前期不分家,仍要考核其公司文化建设、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等关键指标;
3.用信息化来规范流程,并把数据“圈养”起来。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上IT系统是必然,其主要目的与好处如下:
提升部门之间协同的效率和节省人力成本;
规范数据的录入与输出,记录数据并防范业务风险;
分担工作量,减轻运营的压力,把简单重复的工作交给系统来自动发送(每周做的经营报表),给合作伙伴/客户开放系统,让其能简单地录入订单并提交到内部来,释放更多的员工去做其它更重要的事。
数据是信息,关键在于你能身在业务运行的实务中,而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模型,所以关键还是看人怎样用数据。
在今天,不是企业缺少数据,而是缺少对数据的分析,并且你离一线越远,你对数据的分析与判断的偏差就越大,往往理解不了数据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导致决策失误。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建议你要这样做:
a.聘请有能力的员工,并让其针对真实的一线业务畅所欲言
很多人喜欢与自己观点或意见相一致的人,并认为这是“英雄所见略同”,实质在一言堂的管理环境下,不同的声音难以被听到,从而让你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甚至让一些人才离开:自己的建议并没有被听进去,还被他人孤立了,这样的环境怎样呆得住呢?倾听不同的声音,让其说出他想说的,从不同的角度与纬度去分析,让你分析数据的时候,可以做出更接地气的决策。
b.重视对有潜能员工的培养。
强将手下无弱兵,你是真心去培养有潜能的下属,通过在外培训或给机会做事锻炼,让其变得敏锐、干练、果断和有能耐,并给予合适的授权,让其在能发挥自身能力的舞台上表演,你在台下默默地支持并鼓励他,这样也能减轻你的压力——他不止只会执行命令,还会在业务中发现“新的大陆”——自己先探索并跑一段时间,做完后觉得可行,立马写项目计划书上报,向你申请资源去做,从而能反哺公司。
c.你亲自介入部分的一线业务工作并虚实结合地总结运营要点。
为了避免下属选择性汇报——报喜不报忧,并且“架空”你,你应该深入一线去运作部分一线业务,从这些实际业务中验证是否真与下属所汇报的一样,并且你还要从实际业务中发现之前未上报的东西——毕竟大家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你看的可能是机会,而他人则认为平平无常,从点到面,实与虚相结合,从而让你知道该怎样去重组和改革更为妥当。
与此同时,参照其它行业的成功运作模式,看哪些可以借鉴并可小成本地试错上马,看我们能发挥多少作用出来,其搭建目的还是围绕着“规模化和高效率”两个中心来做的。
数据化运营对企业是好事,但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做到提前布局与预判,这时数据起到的作用就非常小,另一个点就是要预防数据给你带来的欺诈——整体数据运营还不错,但为什么业务还没有多少起色?这时候要考虑的是数据源的问题,我们考虑过数据的真实性?源头是否正确?还是没有解决业务中的人意愿度、主观能动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