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输出作品停更了 一段时间,心态比较浮躁,为什么,如何解决?
第一,心不定导致内耗严重。新旧事物的交替导致心神不定,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内耗严重。新旧事物处在一个交替的阶段,用一个词来形容,混沌。原有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退出来,和上市公司的合作还没有眉目,公司风雨飘摇,此为一不定。新的事情RWA的项目,目前正处在攻坚阶段,在融资的关键时刻,对于商业模式,大家依然存在分歧,核心团队做事的方式也需要磨合,公司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时间管理不到位。虽然有了长远的使命和未来30年愿景,也按照季度制定了OKR,但是每天的时间管理不到位,时间浪费严重。
具体表现为:
1、早上起不来,一般八点多起床,不管是睡的早还是晚,都早起不了。
2、早晨起床拖沓。早晨起床,运动环节没有了,刷刷视频,看看文章,就过去了一个,真正开始工作,已经是10点左右 ,只有两个番茄钟可用。
3、晚上效率低,时间浪费严重。晚上疲惫,想休息一会,开始刷视频,看直播,浪费时间。
4、下午精力不够。下午常常精力不够,不想做事情,脑子是昏的。即时中午睡了一觉,下午效率也不高。因为每天主要的番茄钟都在下午,下午效率低导致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不够。
时间是我现在最重要的资产,管理好时间,管理好注意力,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前两天看李想的一段采访,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把当天规划好,做当天最重要的事情,去掉不必要的事情。这跟乔布斯一样,规划好未来18小时,全力以赴。即时有远大的理想,如果不能用好每一天,愿景也是空中楼阁。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现在事业上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心态上的内耗。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是自己未来的愿景,输出1000万+字作品,帮助1000万+人变得更好。能不能改变1000万+人是不确定的,唯一确定的并且可以做的,就是可以每天坚持输出1000+字的作品,以输出带动输入,提升认知。发大愿,做小事。不管外界的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每天输出一篇作品,这件小事只要坚持下来,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成功。所以,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输出一篇作品。这一篇篇的作品可以穿透时间,带来认知提升的确定性。这个确定性会大大缓解其他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第二,在干中学习,干中输出,提升认知。我目前大部份的输出,都是读书或者看到某个视频,听到一段话后有了感触,输出出来,这是费曼学习法。费曼学习法是有效的学习方式。还有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在事上练,干中学。基于现在要做的事情,如何做好,会遇到各种问题,先去干,在干中梳理和解决这些问题,记录和输出,变成作品。这些作品就是真知,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断输出做事情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变成作品。
第三,建立符合自己优势的生物钟。作息规律,对于保持精力非常重要。每天定时睡,定时起,会形成生物钟,在哪个时间精力最好,做最重要的事情,哪个时间精力不够,运动或者发呆,补充能量。我自己是一个上午效率高的人,所以应该把上午的时间变得 多一点,安排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最近晚睡晚起的习惯,打破了自己的优势作息,让晚上变长,晚上困乏,效率低,容易刷视频,浪费时间不说,还导致睡的很晚,早晨起不来,形成恶性循环。晚上睡的晚,下午精力就会不济。所以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符合自己优势的生物钟。给自己定一个既能休息好,又可以发挥优势的生物钟,严格按照生物钟,是精力管理最重要的事情。
生物钟如下:
1、休息。23:30-7:00,睡7个半小时,8点开始工作,早晨还有4个番茄钟可用,是最理想的生物钟。为了保证23:30能休息,23点开始,用半小时发个呆,记录一天的时间管理,有个缓冲,就可以保证23:30休息。
2、运动。每天起床后20分钟养生运动,保证上午的精力旺盛。每周2-3次游泳,保证身体的机能。在番茄钟的间歇,深蹲,俯卧撑,迅速恢复精力。
3、静坐。在下午或者困乏时,静坐,发呆,都是可以补充能量。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减少内耗,每天输出提升认知,在干中学干中输出,养成规律的作息保证精力。这就是解决目前时间管理困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