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十六)完

由于科学与数学等学科的教授往往对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十分抵触,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韦曼等人的研究成果具有多高的质量。

抵触的原因就是让这些教授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就像是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一样。

年幼的孩子(或者说,所有人)在创建心理表征时获得的好处是,能够自由地开始探索那种技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在音乐领域,学生音乐家对曲子听起来是什么样子,怎样将曲子的不同部分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及演奏手法的各种变化将对声音产生何种影响等,在这些方面形成了清楚的表征,使得他们可以为自己或者为别人演奏音乐作品,并且在自己的乐器上进行即兴表演和探索。他们不再需要导师为他们指引每一条路,可以自己沿着某些道路走下去。

心理表征的好处是:练习者可以判定练习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例如弹琴,练习可以根据谱子来弹奏,并识别到哪里弹奏错误。创建了有效的心理表征,自己就可以更有效的单独训练。

一旦学生懂得了在某个领域中要达到那种足够高的技能水平必须要做些什么,那么他们至少从原则上理解了在其他领域追求卓越也需要做些什么。

没有什么成功是可以轻轻松松做到,这是我以及我未来对孩子要讲的他,每个人的成功都很光鲜亮丽,可是别人背后的努力也不是同日而语的。

此外,我还坚持认为,当我们在提高自己时,我们才最像是人类。和其他任何动物不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己,以我们选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这使得我们和当今世界以及有史以来的其他物种区别开来。

人跟动物的区别,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迷失在了短视频,长视频的互联网之中,享受着短暂的快乐,任由生命一分一秒的流失。可是我还是有那么一丝不甘,我想做成点什么,想做成一件在别人看来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当然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到底有什么区别,做成了又怎样,没有做又怎样,我不想让自己想那么多,没有做跟现在没变化,做了有什么变化,只有做了才知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内容较多,可作本书摘读。 先辨认学生们应当学会做些什么。目标应当是技能,而不是知识。在思考学生们学会某项技能时应当...
    怀学习阅读 5,627评论 0 1
  • 内容简介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数字,开平方比计...
    寂寞找煙抽阅读 10,201评论 1 28
  • 引子:那句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话是这样说的—— 我还坚持认为,当我们在提高自己时,我们才最像是人类。 或许长久以来...
    HOO1阅读 2,962评论 0 0
  • 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
    芯雨诚阅读 2,463评论 0 0
  • 音乐神童莫扎特,3岁能弹奏钢琴,6岁开始与父亲在欧洲巡回演出,8岁能创作大型音乐作品,10岁指挥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
    公子宇在路上阅读 3,78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