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句老话,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意。
这句话就是“善解人意”。什么 是善解人意?通常我们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能主动替他人着想。
这种能力就叫做同理心,其实在我们周围很稀缺的,与非暴力沟通中的同理倾听类似。如何培养这份同理心呢?
把“善解人意”这四个字拆分重组,我得到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路径。
1.人解善意。这是第一步,理解他人善意,即看见他人的好,当然也包括看见自己的好。
有句话叫“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善才有美,人间最大的美莫过于善意。
前央视《东方时空》主持人李萌4月出了一本新书《你好,小孩》,主题就是善意养育,里面有很多“人解善意”的例子。比如她带着孩子去商场,孩子想看一部动画电影,但她那会儿没有时间陪着一起看。这时候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主动表示可以帮忙照看孩子,让孩子看完电影后跟工作人员说一声就可以回到检票口这边,而她可以在忙完自己事情后来到检票口接孩子就行。
我自己前几天去了趟长沙,一大早就先排队买了茶颜悦色的奶茶。下午走在街头实在口渴,但旁边的茶颜悦色店门口排队已经很长了,这时候就听到茶颜悦色的工作人员在招呼说可以提供免费热水,一杯水喝下去,我也体会到了这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2.人意善解。这是第二步,对他人的意思从善意去理解,即善意揣测(理解)他人的“不好”,同样,也理解和宽恕自己的不完美、后悔、自责、内疚。
具体如何“善解”呢?
先用一个习惯去开头,再用一个原则去理解。
这个习惯就是“欣赏式探寻”,这与质疑式探寻是相对的概念。很多人遇到任何事见到任何人,首先冒出的第一句是质疑,是反问,是恶意揣测,这样的人看到的始终是问题、是不好;还有一些人,面对未知首先是保有欣赏、好奇,他们的世界多的是信任、是启发、是美好。
比如,你和朋友约定好在晚上7点一起吃饭,但是到了时间朋友还没来,习惯质疑式探寻的人立刻想到的是“这个人太不守时了、这个人是不是不重视我、这个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这时候难免心情烦躁、患得患失。而有欣赏式探寻习惯的人想到的是“这会儿是晚高峰可能堵车了,可能对方有事情耽搁了、可能对方不熟悉地址……”,结果心情依然平静,会表达关切,也会不慌不忙顺便处理自己手头的事情。
能用不会解释的,就不要用愚蠢;能用愚蠢解释的,就不要用恶意。
剩下的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任何行为都出自自己的需要”,不论对方做了什么事,都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我们自己也是一样。
比如去年有一位姓鲍的上市公司法务高管,被举报性侵和虐待养女,乍听这个新闻,我们都是义愤填膺,一致谴责他是十恶不赦的人渣。但,其实我们依然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源自自己的需要,我们理解他,是把他当一个人,而非垃圾货某种动物。作为一个人,他因为某些需要而做出了这些行为,我们的理解是看到这些需要,并非是认同这些行为,理解并非认同。
亲爱的,这个世界没有坏人,只有做了坏行为的人。坏人也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是他们的行为伤害了他人、伤害了社会。
3.善解人意。这是第三步,善于理解他人,这里的善是“善于、习惯于、擅长”的意思,即把善意和同理他人当做一种习惯去培养去刻意练习。
举个例子。这两天林妹妹在听《平凡的世界》,昨天晚上她做了一盘玉米窝窝头,看见她做的心食物,我怀着期待尝了一个,“样式很好看、份量实诚、玉米色很诱人、纯粗粮的健康食品”我给出了自己的反馈,她马上又递给了我一个,我摆手“有点硬,戴着牙套吃起来不方便”,她继续递给 我“不硬,我吃着不硬啊”。听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我先去理解她的善意,再理解自己的需要,“谢谢你制作的健康食品,硬是一个主观判断,所以不同人感觉会不一样,我想请你接纳这一点,我戴牙套啃起来的确不方便,要不你帮我先切成小块,可以不?”
4.善人解意。这是第四步,是前面三步的结果,具备同理心和善意,我们就修炼成了“善人”。
所谓“善人”,就是怀善意、见善意、施善意、善解意的人。
善解人意是一句老话,跟现代强调的同理心对比,让我有了很多新思考,新启发。
最后,既然说到了善人,想到“真善美”这三个字,我又给自己加了个修行目标,先做“真人”,再做“善人”,最后做“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