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
农产品(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区),工业品(长江三角洲上海高新技术区),生态产品(北部湾红树林生态区)。
国务院于2010年底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国土空间是宝贵的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为了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家园,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
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历程:
2006年 十一五规划提出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2011年 十二五规划提出 细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具体目标
2016年 规划继续沿用 再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例子:我国规定了耕地保护的一条生命线———十八亿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所必须的耕地资源,这些耕地不能用于其他用途的开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例子:水资源短缺的区域,人烟稀少,这些地区不利于大规模的开发。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
我国主体功能区
1优化开发: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地区
2重点开发:兰州西宁地区,城镇化地区
3限制开发:1农产品主产区(三江平原)2重点生态功能区(西北干旱区)
4禁止开发: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故宫。
区域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要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
例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一轴”是以 长江黄金水道 为依托,发挥 上海 、 武汉 、 重庆 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海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