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介绍内容分为4类
本篇是“历经山河钱包值得”系列
你可能没去过沙漠,但你一定知道它的传说。
和大草原一望无垠的原野一样,苍茫、渺无人烟、寂寥,是沙漠的主题曲。
早先无知,觉得古人夸大了阳关的重要性,就是一座门头,怎么就“西出阳关无故人”了,你把新人处成故人不就行了么,做人不能这么悲观。
等真正站在它面前,回首阳关,远看去处,真真想抽自己一巴掌。
阳关不大,衍生的区域不小,进出的仿古城楼、博物馆、沙漠项目体验区,组成一个景区。
而阳关,只是沙坡头上的一座城门,铁栅栏围住,上是蓝天下是黄沙,立于阳关,故土遥遥远望不可及,前路所见皆荒凉。
换做我来送行,定要劝君更进一壶酒,宿醉一觉到天明,天明之后是前路,无法回望,只得往前。
一杯酒可远不能抵消心中的愁。
敦煌的绿化其实是不错的,站在沙坡头前望,是绿洲和一望无际的未来,古人讲登高望远是有道理的,西北的风兜头吹来,恍然清醒,想想来路再想想去路,一切有迹可循。
(阳关风力大,遇见一场“小龙卷风”)
如果说阳关是跟沙漠的初次相见友好握手,那么鸣沙山就是旧人再见把酒言欢了。
六点半出发,一路黑漆漆,下车冲进售票大厅飞速买票,一路奔进园区,和如厕完的驼队并进,赶时间选了一个矮沙头,以为轻轻松松登顶,没想到丢了半条命,艰难入定,盘坐等日出。
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长,于是两旁的游人纷纷搞起了副业:
左边是集体出行的南京阿姨团,丝巾、彩裙齐上阵,拍照人在镜头后指点迷津,入镜人在镜头前肆意展示身段,活力四射,令我等体力不支的青年深感佩服。
右边是一位红衣少女,黄沙里,红衣随风起舞,想必拍出来也是极好看的。
当左边的占地面积扩大之后,势必要和右边争土地的,还好,年轻人比较体恤,让了位置,避免了一场争端。
欢乐是她们的,我只有寒冷。
风衣确实很挡风,也是真的不保暖,尤其当左边的阿姨团向右侧转移后,温暖指数直线下降,哪怕披着风衣神似老大爷,我的抗冻能力也十分跟不上。
出门在外,身边有个坚信科学的唯物主义者着实不错,气象说7点10分日出,果真一分不差,此处应为学霸鼓掌,等待期间不断怀疑最后被打脸的我们着实要走近科学。
(天边划过一颗流星)
日出的刹那,忍不住鼓掌尖叫,集体反思怎么这么不持重,索性放弃。
管它呢,当下开心最重要。
年轻但体虚的我们,选择乘车往返鸣沙山(是的,非常近,我们确实懒),看到月牙泉的瞬间,心里落差太大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之前一直觉得日本某景点用玻璃反光拍出静谧竹林是个笑话,没想到我亲见了一场笑话。
早该想到的,两侧是沙山、只有月牙泉一圈的绿植,怎么能拍出湖水碧绿的效果?那是修图的绿。
实在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修图初级选手的我动手调了色,让湖水看上去泛着些许绿。
早上登顶看日出一役,对自己的体力有了清醒的认知,爬山途中接收到的来自体力羞辱也就非常平静地接受了。
登山道只有1条,手脚并用也不及退休大叔的上升速度,明智让路才是正解。
爬爬歇歇,艰难登顶,俯瞰的视角确实很美。
人嘛,偶尔还是得有反骨。
沙山顶设了几个铁筐,用于投放垃圾,和环卫大叔聊了几句,得知他每天要转山2次,收集各个山顶的垃圾,当下想鼓掌,真是厉害,爬1次要半条命的我实在羞愧,立志回广州后规律锻炼,这是后话。
沙山的另一侧是起伏不定的连绵沙漠,层层叠叠的曲线向远方伸展,大自然真是神奇的造物主。
登顶休息时望见2位徒步者在山脊上行进,大大的沙山和小小的人形成对比,真是美。
就拍摄的角度看,沙漠确实是个无可挑剔的背景,稍加选择就能有好看的素材产出,民族风还是占优势啊,随便拍都有异域风。
实践可知,“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不适用于沙漠,下山的我宛如一个走路带风的侠客,姿势潇洒,风衣随风飘荡。
除了双腿下山外,还有一个捷径——滑沙。景区入口买好票,下山时体验一次可大大缩短落地时长。
滑沙对于我来说,不算享受,是场冒险。
毕竟,半路翻车,嘴巴耳朵头发全是沙子、风衣和鞋子里倒出半斤沙、对着水龙头洗了十分钟还是浑身沙的我,这不是个享受的体验,但是刺激是满分的,建议尝试,最差左不过是我这样,洗个澡的事儿,尚可接受。
<br/><mpchecktext id="1575185718356_0.12920418454092364" contenteditable="false"></mpchecktext>
(本人翻车实录)
上山是个体力活,下山急需补充体力。
虽说众口难调,这几家却得到同伴们的一致夸赞,在此推荐给大家:
【西北菜】(分量大、味道稍重、价格低)
靖远尕六美味羊羔肉
名气最大的店,老板娘和善
有家胡羊焖饼
喜欢沙葱炒蛋,每家都有,算我私心偏爱吧
【烧烤】
城边边烧烤
烧烤很不错,广州如果有家这样的烧烤店我应该也会去吃
【饮品】
思露杏皮茶
杏皮茶和酸奶是一绝,不要问,问就是想qia
传说中的奶茶(抱歉,我实在不知道店名)
传说中“喝完一半,还有一杯,越喝越多”的神奇奶茶)
一定要分享的tips:
1、一定一定一定要看莫高窟特窟,重要事讲3遍。
贵是真的贵,差不多可以买8张普窟票,但是两者体验是完全不能比的。
特窟——敦煌老专家学者讲解历史背景、晚场不热、无需排队、详细看10个窟(普窟+特窟)、讲解员面面俱到。
普窟——80%时间用于排队、白日热晒、窟内游人密集度高、讲解员按部就班。
2、《又见敦煌》可以一看。
298块,不算盛惠,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以活动策划者的角度看,是一场完整的演出:剧场外观造型很美,通俗的形式讲述敦煌的历史,以及导演真的不差钱,全黑超大空间、演员和配音契合度高、灯光音效配合好、升降舞台……非常理想的演出环境,我真实的慕了。
3、去之前要做功课,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了解越深感受越丰满。
B站有敦煌相关的视频介绍,推荐这个:NHK《敦煌莫高窟 美的全貌》
如果你对敦煌壁画/壁画修复有兴趣,可以关注许鑫NixUx,文化和守护文化的大神应该被更多人了解。
到这里,敦煌行就完结了。
聊两句题外话,最初标题我写的是“如果可以,每个年轻人都该来这里久居”,朋友们笑说这标题不走心,问我是不是真的能在甘肃久居,认真说,我能。
这里没有欲壑难填,只有无欲则刚,一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求之不得。当然,加湿器还是得有的。
最近在听的歌,歌词很是契合我心里的敦煌:
“她没有焰火绚丽
也不像鸟儿会迁徙
……
这世间繁华太多
人影交错擦肩而过
她走过惟独她走过
让你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