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子>里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说法。到唐太宗时,名臣魏征在《贞观政要》中则引用为:“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佛教从第一矛盾入手,后来也认识到了第二矛盾的存在。同样儒教从第二矛盾着手,后来也看到了违避不了的第一矛盾。于是后来儒教亚圣孟子提出了仁政的观点。
简单地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两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很明显,一个是水,一个是舟。而按孔圣人的分法,人也分两类:君子与小人。当然内圣外王的圣人是君子之集大成者,算在君子中了。
理论中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君子成为统治阶级,是为君,是为帝王将相、王公大臣,是为富贾乡绅;小人沦为被统治阶级,是为庶民。
然而中国固有的宗族制,儒家的家而国,国而天下的理念,使得统治与被统治两种人群却围着血缘和宗族相对固定了下来。王候将相理论上是没有种的,但事实上却是种性实足。所以内圣外王,君子治国统治小人庶民的理想状态很难维系,或者说到后来是根本不存在了。
虽然后来统治阶层弄了个科举制出来,想要维持君子治理小人的理想状态。应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大。
其实儒家本注重的就不是个体的修行,造成的结果是君子不多,而能占据领导岗位的君子更是稀缺。小人大行其道:小人在领导岗位,因礼制的关系,官越大,约束越小,权利越大(责任自动滤过)。其结果是物欲无限膨胀,当真是贪得无厌,沟壑难填,当了皇帝想登仙!
而对于被统治这一方,虽然就人口来说占了绝大多数,但在万恶的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个人的众多欲望不得伸展,人性人格被压抑。再者,因统治被统治的阶梯性。众多的人群一方面扮演着统治阶层的角色,另一方面又是被统治者;于是一面物欲膨胀,一面人格压抑!
儒家圣人看到了问题所在,也知道一味要求统治者行君子之风,修行成圣并不现实,可行性不高。于是退而求其次,寄希望于统治者施行仁政。但儒家对人生第一矛盾先天性地认识不足,使其没能认识到仁政也只是只画饼。物欲之下,安有仁政!
于是乎舟慢慢成为漏舟,大海却是从风平浪静逐渐为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