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3-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反思及规培说课收获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地球仪,感受地球的地貌特征,了解地球表面有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科学思维:用猜测、观察、对比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明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

探究实践: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证据,学会以量化方法观察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

态度责任:在地球和太阳、月球的对比中,知道水资源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2.了解地球的水域种类,定性定量地感受“地球是一个有丰富液态水的星球”,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数格子的方法量化

比较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本课有以下活动:

1.观察地球仪:

通过观察小地球仪,让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仪上蓝色部分代表的水域面积,初步感受到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

2.利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与水域的面积

活动中学生统一标准:小格不算、大半格算1整格、两个半格为1格的方法去计算。

这个地方,在第一个班时,每组学生汇报的陆地面积都不太一样,但是数据差距不大,这个时候及时调整,学生汇报时不用去纠结格子数量的准确性,但要让学生明白:海洋与陆地面积相比,海洋面积大约能多出多少,从而理解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也要让学生知道虽然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可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要节约用水。

3.比较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相同和不同

太阳、月球的维恩图一直贯穿本单元教学,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将地球和太阳、月球相对比,突出地球有空气、有水、有生命的特点。活动中学生大多能说到地球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地球有空气、有水。

但是由于数格子那个阶段时间花费过长,这个地方还没来得及上。(建议:爱牛配的那个格子有大的格子和小的格子,我感觉三年级学生数大格子就足够了,总数为105格)

规培观摩说课比赛收获

在这一次说课比赛当中,我担任了两场比赛的主持人。在这两场比赛当中看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分享了他们非常好的经验。也看到了各个学校教研组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在本次比赛比赛当中,参赛的老师真正的去研读教材,研读新课标,将新课标落到实处,团队协作,合作共赢。收获满满~

老师们从教学方法改进,实验创新改进,教材内容更换,多个方面思考,不是为了说课去思考,而是真正从老师教和学生学出发,改良的教具适合推广等,真正研读新课标。学习好的方法,也期待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