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科目、制度都是统一的,但是教师和学生却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特质也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每个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吸收程度与效率是完全不同的,同时学生们在主观上对于教师、教学环境、制度等也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接受度。从这一点上来看,同样的环境,有些学生能够适应,有些学生却很难适应;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们来说,喜爱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儿童很难辨别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甚至大多数儿童在生长环境中都没有机会听闻这两个词语,更别提理解了。
所以他们对学科、教师、教学环境及授课方式能否产生持续性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你没办法让一个儿童去真正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参与学习这项活动。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问题,就是教师需要具备调动学生主动性、及对学习的喜爱之情的意识和能力,但这种能力又不能太过。
你有没有见过学生上课不爱听课、但是却能专注下来给老师手绘画像的事情。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超过了对学习的兴趣,那么教材、制度及教学环境的影响力自然会被削弱,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课堂,因为一个儿童对于学习是否具备良好的意识、能力及主动性,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与其家庭环境、父母选择的教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被过度关注或被持续忽视的儿童,是很难依靠外部刺激(即家庭环境以外的环境、也就是人、事、物)就能被改变心智的。
被过度关注的儿童,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也无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考模型。
而被持续忽视的儿童,是连基本分辨对错的能力都很难发展出来的,因为无论他们正在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都得不到任何反馈。
我们知道儿童在没有发展出语言及沟通能力时,他们很难理解父母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什么,但是他们却能够通过父母的行为反馈来逐渐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于是他们面对父母时,就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应,他们知道自己在父母面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行为模式其实就是通过不断摸索、分析自己的行为使父母呈现出怎样的行为反馈而得来的。
但是父母教给孩子的东西,最终会令他们只能适应父母,还是足够适应学校、社会及世界,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去关注的了。
如果你不能持续思考,那么你原有的固有思维也无法令学生建立持续思考的习惯。
但是教育者也可以细分为家长和教育从业者这两类群体。前者需要帮助儿童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建立自信、自尊、自爱、自我等一系列意识,而后者则需要在教学体系内发展出一套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思考的思维训练的方法。
严格地说,这并不是老师们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但它也确实关系到“一个学生是否只会死读书、还是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类问题。
教育者自己能够持续思考的前提下,才能给予学生们思考上的启发。教育不是按部就班地将统一的教材按照统一的授课方式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对思维及思考的训练使学生们能够逐渐掌握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未经思考就做出的行为只是本能反应,可本能反应只能应对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过的事情,而思考是对自我行为复盘及反思的过程。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开始关注自己做过的每件事、触发的每个行为时,他的错误行为就会逐渐因为思想上的改变而得到纠正。
教育者也需要持续思考,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路上,给学生们相对正确的思想上的引导。反之,如果教育者始终以固定思维去强化自己的行为,那么学生们就只能乖乖“听话”“不要惹老师生气”,以满足教育者能够持续维护自己的思维立场的需求。
在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思维有时候也是会“传染”的。如果一个孩子身边充满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那么最终这个孩子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也会变成只能跟这样一群人打交道,同时他自己也会成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因为没有人会给他做出持续成长和精进的榜样来供他学习和模仿。
之所以会聊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孩子们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至关重要,他们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成年人。
所以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如何发展,会起到正向还是反向的作用,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
那有人会问了,既然家长和教师同样重要,那为什么要单独和教育者聊这些,而不是家长呢?
其实有关于思维训练及塑造方面,不是不能跟家长朋友们聊,而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为人父母的成年人都会自认为学习和生活就是应该被彻底区分开的两方面。家庭教育的自然就成了学习之外的事情。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在为他们的选择性谬误进行开脱,而是“家庭环境及家长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者说是否会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及思维模式”这类问题很难唤起起家长们的关注度和意识。
相比之下教育从业者因为身处教育行业,所以对于“如何能给学生以思维及思考上的启发”这类问题,会更加重视。
而对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主动引导他们的两方之间,谁更重视对思考的引导、及思维模式的训练,谁就会主动学习及深入这方面的知识,并主动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换言之,最终要想孩子得到这方面的正向影响,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总有一方是愿意主动进行自我塑造和提升的。
我们常听人讲“教育要因材施教”,可是真正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而言,前者的思想和经验都是需要持续更新和进步的,其原因是后者的成长环境与前者成为教育者的时代是不同的,如果前者从业之后便不再去读书、学习、精进了,那么他便无法唤起如今对什么新鲜事物都有可能会感兴趣的孩子们;
而对于被教育的后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具备思考意识、独立性、自主性、学习力及成长思维的榜样,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教出具备同样特质的学生。